随着矿产资源的日趋枯竭,回收嵌布粒度极细的金属氧化矿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严峻挑战。有色金属氧化矿物和碳酸盐(统称金属氧化矿)的浮选效率远不如相应的金属硫化矿,其细粒矿物的分离、回收难度更大。在细粒分布矿物的磨矿和浮选过程中,随着粒度的减小和比表面的增加,矿物表面性质逐渐起主导作用。通过添加硫化钠来使金属氧化矿颗粒表面得到硫化,然后再采用硫化矿捕收剂来实现矿物浮选是一种可行的浮选工艺。然而,人们对于金属氧化矿的表面硫化机理尚缺乏定量了解。在本研究中,申请人首次将表面络合研究扩展到超细粒铜、铅、锌氧化矿表面硫化体系中,以其为工具,借助于计算机软件测定计算铜、铅、锌氧化矿纯矿物和人工合成纳米粒子的表面酸碱和硫化络合常数,为了解在浮选体系中金属氧化矿物硫化前后表面组份分布和硫化机理,进而为贫、杂、超细粒金属氧化矿和深度氧化的金属硫化矿的浮选分离和回收以及金属氧化矿物材料的表面改性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铜、铅、锌金属矿物表面黄药胶团的形成及其疏水机理研究
矿物表面氧化对腐植酸钠在铜铅硫化矿浮选分离中构效关系的影响研究
微细粒铜镍硫化矿表面氧化机制与浮选电化学动力学
微细粒级氧化锌矿物氯-氨耦合催化硫化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