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18F]标记的DTBZ衍生物的合成及用于囊泡单胺转运体显像的实验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7084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3.00
负责人:陈正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晓敏,王颂佩,刘春仪,张建康,黄洪波,李健,唐婕
关键词:
氟[18F]囊泡单胺转运体(VMAT2)PETDTBZ
结项摘要

中枢神经系统的2型囊泡单胺转运体(VMAT2)是神经核医学重要示踪靶点之一,VMAT2显像在神经精神类疾病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国外已有大量C[11]标记的二氢丁苯那嗪(DTBZ)应用于VMAT2显像研究的报道,而F[18]标记DTBZ的研究较少。本项目拟合成新的F[18]标记的DTBZ衍生物18F-FB-(+)-DTBZ和18F-FP-(+)-DTBZ,并进行一系列药效与药理学实验研究,评价其应用价值。化学合成研究包括标记前体的合成与结构确证、自动化18F标记工艺与质控。药效药理学研究包括生物分布、受体阻断试验、药代动力学、安全性,正常与动物模型的放射自显影、小动物PET显像等。本研究从多角度探讨18F标记的DTBZ衍生物对VMAT2的亲和性与选择性,探讨其用于活体内VMAT2显像的应用价值,为PET技术应用于VMAT2的示踪研究提供F[18]标记的正电子药物。

项目摘要

中枢神经系统的囊泡单胺转运体(VMAT2)与多种神经精神类疾病有关,是神经核医学领域的重要示踪靶点之一。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技术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理想工具之一,而合适的正电子药物是必备工具。本项目研制了2种用于VMTA2示踪成像的正电子示踪药物18F-(+)-FB-DTBZ 和18F-(+)-FP-DTBZ,完成了化学合成、结构测定、18F标记、系统临床前药理学、安全性等研究,为临床研究解决了关键技术。我们采用合适的原料,经过12步化学合成,制备了结构单一的标记前体化合物(+)-TsOB-DTBZ和(+)-TsOP-DTBZ及其对照品(+)-FB-DTBZ和(+)-FP-DTBZ,完成了各步中间体和终产物的结构测定,并进行了合成工艺的优化研究。在合成研究中,我们首次精确测定了3个关键中间体(TBZ、DTBZ、(+)-BnO-DTBZ)的绝对构型。标记前体与K18F在催化剂作用下,一步法生成18F-(+)-FB-DTBZ 和18F-(+)-FP-DTBZ,经纯化后,放射化学纯度均大于98%。动物分布结果表明,这两种药物均能通过无损的血脑屏障,具有较高的脑摄取值(分别为1.3%和1.1%ID,2min),并且在靶区(纹状体)具有高放射性浓聚,背景区(小脑)放射性摄取值较低。其中18F-(+)-FP-DTBZ的靶/非靶比值( ST/CB) 达到了6.1。靶部位的药物摄取能被特异性阻断,表明其对VMAT2具有结合特异性。我们采用microPET技术,在活体动物内获得了清晰的脑显像图,正常大鼠纹状体(靶区域)呈显影清晰并且双侧对称,而非靶区(小脑)呈低放射性摄取(ST/CB=8.2, 80-120min)。比较之下,在单侧损毁的PD模型大鼠中,其未损毁侧呈高摄取,损毁侧放射性摄取较低。这些结果与动物的病理与形为学呈高度一致性。安全性试验结果,小鼠对药物的耐受剂量超过人体用量的1000倍,表明药物对人十分安全。为了便于临床推广应用,我们还研发了一种计算机控制的半自动化18F标记方案,具有合成时间短(<60 min)、产率高、纯度好(>98%)等优点,十分有利于临床应用。总之,本项目研制、筛选了用于VMAT2示踪的正电子药物18F-(+)-FP-DTBZ,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DOI:10.11999/JEIT150995
发表时间:2016
2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8.33.004
发表时间:2018
3

五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一次装卡测量方法

五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一次装卡测量方法

DOI:
发表时间:
4

基于细胞/细胞外囊泡的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基于细胞/细胞外囊泡的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DOI:10.14148/j.issn.1672-0482.2020.0736
发表时间:2020
5

气力式包衣杂交稻单粒排种器研制

气力式包衣杂交稻单粒排种器研制

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21.01.002
发表时间:2021

陈正平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671723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5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570518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18F标记Lobeline类生物碱 Pyrrolidine-22用于囊泡单胺转运蛋白2显像的基础研究

批准号:81101079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吴小艾
学科分类:H2704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多功能囊泡单胺转运体2分子影像探针18F-FP-(+)-DTBZ在DM和PD的相关性研究

批准号:81571345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管一晖
学科分类:H0915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帕金森病Ⅱ型囊泡单胺转运体(VMAT2)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研究

批准号:81100956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赵营
学科分类:H0912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新型18F标记氟喹唑啉类EGFR分子显像剂的基础研究

批准号:30870748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于金明
学科分类:H29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