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治疗肿瘤是目前医学研究的重点与热点,体外基因治疗肿瘤的有效性为肿瘤治疗带来了令人振奋的希望,但其临床应用却存在重大障碍-如何采用临床手段有效、靶向导入治疗因子以及如何活体、无创地监测治疗效果等问题,目前尚无法有效解决。本课题组尝试应用纳米氧化铁微粒(USPIO)作为磁共振成像(MRI)的细胞标记物,利用修饰后其表面活性位点,搭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ODNs),转染人小细胞肺腺癌细胞(SPC-A-1)后,体外和体内评价细胞生长、VEGF表达、细胞内纳米铁微粒浓度,MRI活体显示标记细胞T2驰豫时间变化等指标,评价USPIO作为基因靶向导入载体和活体细胞成像探针的可行性,试图为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开辟新的导入及监测途径,为临床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的研究提供创新性的技术手段和积累探索性的试验经验。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磁化标记胎盘间质干细胞参与结直肠癌增殖、侵袭、血管生成的MR示踪研究
MR监测修饰SPIO标记VX2瘤细胞示踪VEGF反义核酸对血源性脑转移调控的影响
纳米粒子携带VEGF转录活化因子基因促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
OBSL1/IGFBP2上调肝星状细胞VEGF表达促进胰腺癌肝转移及纳米示踪与靶向阻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