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胃纤维降解产甲烷过程中厌氧真菌与甲烷菌代谢关系机制及其作用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07205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40.00
负责人:朱伟云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成艳芬,苏勇,金巍,杨承剑,朱洪龙,刘军花
关键词:
瘤胃真菌瘤胃产甲烷种间氢转移瘤胃甲烷菌瘤胃粗纤维降解
结项摘要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通过自然共培养体系,研究厌氧真菌与产甲烷菌的共存关系,分析甲烷菌对厌氧真菌代谢途径的影响,分析厌氧真菌代谢谱,研究真菌代谢产物对甲烷菌产甲烷的影响,寻找对甲烷菌生长起关键作用的迄今未知的厌氧真菌代谢产物,探讨厌氧真菌和甲烷菌代谢关系;研究不同结构粗纤维条件下厌氧真菌和甲烷菌在附着、数量、代谢上的关系,查明瘤胃中厌氧真菌与甲烷菌是否存在匹配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粗纤维降解产甲烷的作用;并通过瘤胃瘘管技术研究山羊瘤胃在不同结构底物条件下厌氧真菌与产甲烷菌代谢及产甲烷规律。通过上述研究,揭示厌氧真菌与产甲烷菌间代谢和共存关系及其在瘤胃粗纤维降解产甲烷过程中的作用,为深入研究反刍动物瘤胃内主要微生物菌群相互关系提供基础理论依据,为调控瘤胃发酵、控制甲烷生成提供新思路。

项目摘要

项目按照原计划完成相关研究,建立并完善了瘤胃厌氧真菌与产甲烷菌体外共培养体系,获得了稳定的厌氧真菌和甲烷菌共培养物,其中发现特殊的未知甲烷菌RCC菌,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针对该RCC菌的PCR特异性引物,并利用该引物对研究共培养体系该RCC菌的变化以及瘤胃中的分布规律;分析了共培养体系中,厌氧真菌在有和无甲烷菌存在下代谢途径,利用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技术,获得了厌氧真菌代谢谱,分析探讨了甲烷菌对厌氧真菌代谢途径及相关功能基因的影响;结合不同结构底物体外发酵以及山羊瘤胃瘘管试验,利用瘤胃去除厌氧真菌技术,研究了厌氧真菌存在与去除对瘤胃功能、机体生理生化的影响,以及对甲烷菌群的变化规律,发现厌氧真菌的去除,显著影响瘤胃粗纤维降解、瘤胃甲烷的产生。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影响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影响

DOI:10.3969 /j.issn.1002-266X.2016.23.023
发表时间:2016
3

工业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及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工业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及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DOI:10.13995/j.cnki.11-1802/ts.028275
发表时间:2022
4

多酸基硫化态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和电解水析氢应用

多酸基硫化态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和电解水析氢应用

DOI:10.7536/pc210608
发表时间:2022
5

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红松人工林枝条密度模型

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红松人工林枝条密度模型

DOI:10.12171/j.1000–1522.20200057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低阶煤微生物厌氧降解增产甲烷的真菌与产甲烷菌协同作用机理

批准号:U1810103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郭红光
学科分类:D0208
资助金额:59.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2

牦牛瘤胃厌氧真菌和甲烷菌共培养物降解秸秆功效和机理研究

批准号:31860659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魏亚琴
学科分类:C1705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厌氧真菌对反刍动物瘤胃甲烷排放及甲烷菌菌群的影响

批准号:31101735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成艳芬
学科分类:C1705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营养调控对瘤胃厌氧真菌降解木质化纤维过程的影响

批准号:39000071
批准年份:1990
负责人:孟庆翔
学科分类:C1705
资助金额:5.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