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RNA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性感染导致宫颈癌发生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00072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商庆龙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燕,钱钧,郝美丽,马延秀,吴硕,焦庆国,贾丽娜
关键词:
肿瘤发生干扰素系统microRNAHPV持续性感染
结项摘要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性感染是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发展的核心环节,其调控仍不清楚。我们提出内源性调控因素是宿主细胞抗HR-HPV持续性感染和宫颈癌发生的重要调控因子的假说。.本项目在我们前期对高浓度一氧化氮(NO)协同HPV感染致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拟在含HPV16基因组的宫颈细胞系模型上,采用microRNA表达和功能鉴定、IFN通路靶点、HPV持续性感染状态和p53、pRb、NO通路变化等为主要指标,观察NO在HPV16持续性感染致癌中microRNA调节的变化;利用microRNA过表达和microRNA封闭技术,观察NO协同致癌过程中microRNA作用,分析其分子机制,并在临床组织标本上验证各项指标。探讨microRNA在高危型HPV持续性感染致癌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以探寻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进展中的新机制和防治的新策略。

项目摘要

本项目针对高危型HPV持续性感染致癌,在高浓度一氧化氮作用的基础上进行microRNA芯片表达谱的测试,观察NO影响HPV16持续性感染致癌中microRNA调节的变化。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文献报道,以iNOS为主要标靶,筛选microRNA表达并进行功能鉴定,运用了microRNA过表达和anti-miR封闭技术。研究同时考察了干扰素、HPV癌基因转录变化,并在临床组织标本上验证各项指标和进行分型。研究探讨了microRNA在高危型HPV持续性感染致癌中的分子机制,以探寻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进展中的新机制和防治的新策略。研究共接收发表标注No.81000726基金号的相关论文共11篇。其中,已收录或发表一作或通讯作者的文章共8篇,包括2篇SCI(影响因子为4.220和3.922)和6篇中文核心。初次之外,还有1篇标记基金的通讯作者的中文核心文章在投稿中。本研究的部分重要数据还在完善中,相关数据的投稿周期可能会延后半年到一年。此外,参加相关学术会议3次,论文集收录4篇(国家级3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2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30
发表时间:2019
3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DOI:10.16506/j.1009-6639.2018.11.016
发表时间:2018
4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5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DOI:
发表时间:2019

商庆龙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性感染及转归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81630060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马丁
学科分类:H2108
资助金额:275.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2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与肺癌发生的分子流行病学机制研究

批准号:81273148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于燕
学科分类:H3010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大龄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前瞻性研究

批准号:81673240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吴婷
学科分类:H3009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人乳头瘤病毒潜伏整合感染与宫颈癌致病机理研究

批准号:81230038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马丁
学科分类:H2108
资助金额:27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