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区大气细粒子化学物种的消光贡献解析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075093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6.00
负责人:杨复沫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谭吉华,邓兆泽,李倩,洪静,高玲,蔡阳阳,李菲
关键词:
化学物种PM25能见度降低化学消光
结项摘要

选取北京受综合源排放影响的典型城区环境,基于持续2年在各个季节对大气细粒子的化学物种采样和全化学组分分析,结合各环节的误差分析及控制对其中的关键物种POM进行重构;在大样本量PM2.5化学物种构成数据基础上建立高颗粒物浓度和重霾污染背景下PM2.5的化学消光算法,解析各化学物种对消光的贡献;通过对比分析能见度最高和最低各20%的时期PM2.5的化学物种及其对能见度降低的定量影响,剖析其在灰霾生消过程中的时间变化特征,提取典型霾的PM2.5特征化学物种指标;进一步结合对气态污染物和气象参数的分析及气团后向轨迹的模拟,初步诊断典型霾污染的化学成因。项目可望获得北京PM2.5化学物种构成特征及其对消光的贡献率,这对结合这些物种的源解析结果等有针对性地制定行之有效的能见度达标对策及实施进程而言十分关键,可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同时控制大气细粒子污染和改善能见度提供有益的科学依据和方法学上的借鉴。

项目摘要

在各个季节的观测显示,PM2.5污染通常周期性地呈现缓慢累积、达到峰值后由于大风和降雨而快速降低的变化特征,持续时间约为2~12天。在2013年1月中国东中部大范围持续灰霾期间,PM2.5的日均浓度变化范围为11.3~592 g m-3,最高浓度与最低浓度相差达52倍;平均浓度139±125 g m-3,较2011年大幅度升高;对应于I~VI级空气质量的PM2.5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0.4、52.8、100、130、199和371 g m-3。PM2.5当空气质量为I~II级,POM对PM2.5浓度的贡献最大;当空气质量为VI级时,二次无机气溶胶的份额占到56%,其中(NH4)2SO4增长最多(占38%)。EC对PM2.5的贡献及其变化均较小。.能见度(由消光系数基于Koshmeider方程计算)与PM2.5浓度呈指数相关(相关系数R2≥0.94),表明其对较低的PM2.5浓度敏感,而对较高的PM2.5浓度不敏感。当冬季和夏季的PM2.5日均浓度分别大于65 µg m-3和50 µg m-3,削减PM2.5所产生的能见度改善效果有限;只有当PM2.5浓度不高于该阈值(小于PM2.5日均浓度标准)时,通过控制PM2.5污染才能获得明显的效果。在各个季节,当PM2.5浓度较低时,POM的贡献较大;反之,当PM2.5浓度较大时,(NH4)2SO4的贡献显著增加。在霾频发的冬季(2013年1月),当消光系数高于1900Mm-1时,41-50%的消光是由(NH4)2SO4引起的;当消光系数低于100 Mm-1 ,(NH4)2SO4的消光贡献降低到14%。相反,消光系数减小时,POM的贡献从17-26% 增加到 37%。北京城区能见度恶化主要与不利的气象条件以及二次无机细粒子尤其是硫酸盐含量的大幅度增加有关,即PM2.5中的(NH4)2SO4在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为了同时有效改善北京地区的空气质量和能见度,需要进一步加强硫的排放控制,即使是在环境空气中SO2浓度达标的非采暖季节(包括夏季)亦应如此。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DOI:10.1016/j.scib.2017.12.016
发表时间:2018
3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4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5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DOI:10.13692/ j.cnki.gywsy z yb.2016.03.002
发表时间:2016

杨复沫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1375123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875162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重庆城区PM2.5的化学组成特征及其大气消光贡献研究

批准号:41375123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杨复沫
学科分类:D0506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北京大气新粒子生成机制与增长特性

批准号:20977001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胡敏
学科分类:B0603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北京市区灰霾天气时大气亚微米粒子的化学组分与质量吸湿增长特性研究

批准号:41175107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孙扬
学科分类:D0506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北京地区大气细颗粒物的化学成分-粒径-时间三维变化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批准号:40575063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孙俊英
学科分类:D0506
资助金额:4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