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是控制夏季东亚天气、气候的关键环流系统,其季节变化决定了中国夏季主雨带的南北移动。研究表明,在多时间尺度上,副高夏季的季内振荡显著周期主要存在两个模态,即30-60天和5-20天,在1980年之前,两个显著周期表现为年际性交替出现,之后,以5-20天为主,同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显著增加;这表明夏季副高5-20天振荡与江淮梅雨降水存在正相关;所以,深入研究夏季副高5-20天振荡的年际变动特征,揭示与之相应的江淮梅雨暴雨强度、频发性、持续性等特征量的年际变动,是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借助统计诊断、天气学及动力学分析,进一步解释副高的这种年际变动影响梅雨暴雨年际变动的机理过程。该项目的意义在于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借助对副高5-20天振荡的年际尺度预测,为江淮梅雨暴雨强度、频发性、持续性等特征的预测提供一定的指示。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创新地理学的批判性思考--基于中国情境的理论创新
腹腔镜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
东亚季风区季节内振荡的年际变化及其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的影响
低频振荡影响江淮梅雨爆发及季内变化的机理
热带气旋活动对东亚地区夏季季内振荡的影响
春夏季节青藏高原热源季节内振荡年际变化的形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