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及其在酚类内分泌干扰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10502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邓培红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衡阳师范学院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许志锋,李俊华,刘梦琴,张军,匡云飞
关键词:
分子印迹酚类内分泌干扰物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电化学传感器
结项摘要

纳米技术、分子印迹技术和内分泌干扰物的痕量分析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项目旨在将纳米技术、分子印迹技术和电化学传感相结合,制备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并研究其传感新方法。通过研究酚类内分泌干扰物在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分子印迹敏感膜上的敏感/传感特性,优化膜的结构和分析测试条件,从而建立能高选择性、高灵敏度检测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新型电化学检测方法,实现复杂基体中痕量和超痕量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快速、原位和实时检测。本项目的实施将拓展分子印迹聚合物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揭示纳米分子印迹敏感膜的特异性识别和电催化机理,为纳米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在环境和食物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高效检测开创一条新的思路。

项目摘要

本课题主要利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壳聚糖和优异性能的纳米材料制备新型电化学传感器,最终构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等重要小分子的高灵敏和高选择检测方法。本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以双酚A为模板分子,壳聚糖为功能单体和成膜材料,乙炔黑为理想导电材料,通过滴涂法结合硫酸交联在乙炔黑糊电极表面制备了分子印迹壳聚糖膜。该印迹电极对双酚A呈现了高灵敏和高选择的电化学响应。2、将氧化石墨烯与壳聚糖、双酚A按一定比例超声混合,将其修饰于乙炔黑糊电极表面,交联后用电化学诱导洗脱模板分子双酚A,再采用恒电位还原技术将氧化石墨烯还原,制得掺杂石墨烯的分子印迹壳聚糖膜修饰电极,该电极成功用于食品中残留双酚A的检测。3、采用绿色天然的壳聚糖作为分散剂和还原剂,在90℃水浴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石墨烯,制得壳聚糖-石墨烯分散液,将该分散液修饰在乙炔黑糊电极的表面,可实现硝基苯酚异构体的同时检测。4、利用水杨醛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表征,并将此壳聚糖衍生物应用于修饰电极的制备,修饰剂与目标分子可通过氢键、静电力、π-π共轭等多种方式结合,同时乙炔黑的引入加速了电子传递速率。通过水杨醛改性壳聚糖和乙炔黑的协同作用,实现了一些酚类内分泌干扰物如双酚A、对硝基苯酚和一些生物小分子如色氨酸的灵敏检测,且电极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好。5、采用恒电位还原技术直接在乙炔黑糊电极表面制备石墨烯修饰电极,该修饰电极同时结合了石墨烯和乙炔黑两种纳米材料的优点,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优异电子传递能力,实现了双酚A的灵敏检测。此外,实验发现酪氨酸和色氨酸在该修饰电极上氧化峰电位差为115 mV,实现了色氨酸在高浓度酪氨酸存在下的高灵敏和高选择检测。6、让多个叠氮基修饰β-环糊精分子(azide-β-CD)组装在模板分子周围,得到超分子组装体。然后让超分子组装体进入炔基修饰的介孔氧化硅的纳米孔道内,通过点击反应将azide-β-CD链接在介孔氧化硅的纳米孔道内壁。除去模板分子,得到2D分子印迹材料。此外,我们利用“点击化学”反应,制备了具有双重识别能力的分子印迹复合微球。制备的新型印迹材料有望用于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SCI论文18篇,项目主持人获第九届湖南省青年科技奖。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6.004
发表时间:2020
3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4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5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DOI:
发表时间:2018

邓培红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光电化学传感器检测酚类内分泌干扰物

批准号:21307130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张斌田
学科分类:B0602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MOFs-石墨烯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检测酚类内分泌干扰物

批准号:21707014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王雪
学科分类:B06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SERS和分子印迹技术联用的水环境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超灵敏检测

批准号:51379052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齐晶瑶
学科分类:E1007
资助金额:8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磁性印迹聚合物的分子设计及制备

批准号:21076051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李欣
学科分类:B0816
资助金额:1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