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寄生虫标志研究刀鲚的种群区分和洄游行为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600459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李文祥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批准年份:2006
结题年份:2009
起止时间:2007-01-01 - 200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孙宝剑,吴山功,张彬,陈宇顺,曾文涛
关键词:
种群遗传寄生虫标志刀鲚洄游行为
结项摘要

本项目以长江刀鲚为研究对象,以刀鲚寄生虫为研究手段,并结合分子标记,来寻找区分江海洄游型、湖泊定居型和淡水型刀鲚种群的简易方法,并研究它们的系统进化关系,同时利用寄生虫标志来研究刀鲚的洄游行为。研究内容包括:调查江海洄游型、定居型和淡水型刀鲚寄生虫的种类和数量,找出能区分刀鲚种群的标志性寄生虫,同时评价江湖阻隔和盐度对刀鲚寄生虫群落的影响;比较三类刀鲚种群的遗传变异,筛选出能区分不同刀鲚类群的特异性标记,研究它们的系统进化关系,并探讨定居型刀鲚的洄游启动机制;调查沿海、河口和长江不同江段洄游型刀鲚的寄生虫种类和数量,以及长江口刀鲚寄生虫的季节变动情况,建立刀鲚的寄生虫标志方法,研究刀鲚的洄游和摄食行为,这对保护区的确定和渔汛预测有重要意义。本项目的完成,不仅为刀鲚的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我国洄游型鱼类的生物标志探索一种可行的方法。

项目摘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9
2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DOI:10.13488/j.smhx.20190284
发表时间:2019
3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9.01.002
发表时间:2019
4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DOI:10.13925/j.cnki.gsxb.20200115
发表时间:2020
5

滴状流条件下非饱和交叉裂隙分流机制研究

滴状流条件下非饱和交叉裂隙分流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20.0744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长江下游洄游性刀鲚早期资源的种群补充贡献研究

批准号:31702345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任鹏
学科分类:C190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刀鲚资源补充机制和洄游履历研究

批准号:40676086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窦硕增
学科分类:D0604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长江刀鲚洄游的嗅觉定向和生态型演化的分子机制

批准号:31172407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唐文乔
学科分类:C1904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刀鲚的种群形态差异、遗传多样性和演化历史研究

批准号:30600456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程起群
学科分类:C1904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