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生理生化,细胞遗传,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研究了连续生长在重金属矿区时间不同的曼陀罗和玉米种群的生态遗传特性,发现植物在对污染适应过程中,种群外观变化不明显,但内部发生着抗性个体替换敏感个体的现象,形成种群重建立过程:随着种群重建,种群对重金属污染的适应性有所提高,种群的遗传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降低;种群内大多个体有效生长期缩短,经济产量下降,且后代种子萌发力下降,种群退化的迹象明显;这种生态退化往往在几代后才能显现出来,深入研究污染引起滞后生态效应的机理并进行超前预警是有待深入的方向,发表论文20篇(含SCI引文源刊上4篇),参加国际国内会议6次,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植物在对污染适应过程中对其它胁迫环境的适应性和进化潜能
植物种群生态适应机理研究
植物在对钾胁迫适应过程中钾运载蛋白的分子探讨
入侵植物银胶菊的遗传结构与生态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