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暖流是东海北部和日本海南部最主要的热量和盐分供应者,它的形成及强弱变化对这两个海域的海洋环境和沉积体系都存在着重要影响。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本基金拟以对马海峡两侧对马暖流主流轴下方两个典型高沉积速率柱状岩心为研究对象,利用AMS 14C测年和标志性地层识别等建立高分辨率年代框架;通过黑潮/对马暖流浮游有孔虫标志种鉴定和古海水表层温度变化(Uk37)分析来探讨对马暖流关键演化过程;进而开展研究区(特别是日本海)岩心沉积物中之前很少进行的粘土矿物和稀土元素指标综合研究,结合对主要可能物源的相应研究工作,识别其主要陆源碎屑物质组成端元及沉积环境,并力争半定量探讨各主要端元对所研究岩心沉积物的物质贡献大小变化。最终查明末次冰消期以来研究区对马暖流形成演化的陆源物质输入和沉积环境效应。
对马暖流是东海北部和日本海西南部最主要的热量和盐分供应者,它的形成及强弱变化对这两个海域的海洋环境和沉积体系乃至周边陆地的气候条件等都存在着重要影响。而末次盛冰期以来则是古气候/古环境演化过程中距今最近的一次完整的冷—暖旋回,对其关键过程(如海平面波动、东亚季风变迁、对马暖流形成演化)的反演有利于未来气候/环境演化趋势的模拟和预测。在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本基金以对马海峡两侧对马暖流主流轴下方两个典型高沉积速率柱状岩心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AMS 14C测年和标志性地层识别建立了高分辨率年代框架;通过开展研究区岩芯沉积物中之前很少进行的粘土矿物和稀土元素指标综合研究,结合对主要可能物源及研究区典型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相应研究工作,有效识别出了所研究岩芯沉积物的主要碎屑物质组成端元及其沉积环境。上述物质来源端元识别结论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本基金预定计划外的、部分岩芯沉积物样品的锶、钕同位素分析结果的验证,特别是后者可以有效区分研究区海底沉积物再悬浮来源与陆地河流来源碎屑物质对所研究岩芯沉积物的贡献。最终,结合基于对马暖流浮游有孔虫标志种鉴定确立的对马暖流关键演化过程以及前人对研究区海平面变化、东亚季风强度和古河口位置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我们系统探讨了末次盛冰期以来研究区对马暖流形成演化、海平面波动及东亚季风变迁等关键因素控制下的碎屑物质输入和沉积过程。. 总之,迄今为止我们已超额完成了本基金的预期研究成果,相关研究工作及主要认识已逐渐开始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如一些本基金资助的、高水平国际SCI论文的发表,又如本基金负责人徐兆凯近期被邀请担任Quaternary International这一国际刊物的审稿人,再如徐兆凯获得了2014年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资格赴韩国海洋科学技术院进行以本基金为主题(2014.8.6-2015.1.5)的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五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一次装卡测量方法
末次冰消期以来黄海暖流演化:沉积物硅酸盐碎屑Sr-Nd同位素示踪
末次冰消期以来冲绳海槽沉积动力特征及其对黑潮演化的指示
末次冰消期以来东北北部森林的变迁和植物群落演化
末次冰消期以来北黄海“源”-“汇”系统演化及其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