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扰流元件与冲击冷却的耦合强化传热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70611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7.00
负责人:李雪英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清华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蒋洪德,李威宏,夜毅,陆训丰
关键词:
燃气轮机微扰流元件强化传热冲击冷却透平冷却
结项摘要

Raising the turbine inlet temperature of a gas turbine is an efficient way to increase the cycle efficiency. However, this brings great challenge to the cooling of hot components. The combination of micro turbulators and impingement is promising the meet the demand of higher turbine inlet temperatur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icro turbulators and impingement jets is the key to the heat transfer augmentation. It is planned to reach the goals of the proposed project by combining the theoretical modeling,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turbine internal cooling test rig, it is aimed to build up a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experiment database of this compound cooling metho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micro turbulators on the development of jet vortice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boundary layer; to reveal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the jet interference, crossflow and the micro turbulators; to reveal th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coupling mechanism; to develop an efficient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the structure arrangement and acquire an cooling structure with high cooling effectiveness, so as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fficient and clean gas turbine with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燃气轮机透平进口温度提升是实现更高循环效率的有效途径,但也对热端部件的冷却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微扰流元件与冲击冷却的复合结构是应对更高透平进口温度极具竞争力的一种冷却形式。微扰流元件与冲击射流的交互作用直接关系到该冷却形式的强化换热效果。拟申请的项目将采用实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依托透平内部冷却机理实验台,建立微扰流元件与冲击冷却复合结构的流动传热数据库,阐明微扰流元件对冲击射流涡系结构演变的影响机制和靶面边界层重构机理,掌握射流干涉和横流与微扰流元件靶面的交互作用机制,揭示近靶面区域流场结构与传热强化的耦合作用机理,发展高效的布局优化方法,获得高性能的复合冷却结构,为我国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清洁高效燃气轮机打下扎实基础。

项目摘要

提高燃气初温是提升燃气轮机循环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微扰流元件与冲击冷却的复合冷却形式通过破坏近壁边界层、增加对流换热面积从而具有潜力达到更高的冷却效率以应对更高的透平进口温度。本项目以微扰流元件与冲击射流的交互作用为着眼点,以微扰流元件与冲击的复合冷却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圆满完成了微扰流元件与冲击冷却的耦合强化传热机制研究:. 搭建了微扰流单元冷却实验台,发展了基于PID控制的高精度传热测量技术,建立了微扰流元件与冲击冷却复合结构在不同雷诺数、冲击距离、微扰流元件高度和形状条件下的流动传热基础实验数据库;获得了单孔冲击射流下游靶面附近的流场和传热系数分布特性,掌握了射流干涉和横流与微扰流元件靶面的交互作用机制,阐明了冲击射流雷诺数、冲击距离、微扰流元件的高度、布置方式等对近靶面区域流场和传热特性的影响,结合流动特性及光滑靶面结果,揭示了近靶面区域流场结构与传热强化的耦合作用机理。. 本课题按照课题申请要求圆满地完成了研究内容,为发展清洁高效高性能燃气轮机冷却技术打下扎实基础。基于微扰流元件与冲击冷却复合结构流动传热的机理研究和实验数据库,本课题研究成果表明微扰流元件与冲击冷却复合冷却结构具有能以极小的阻力增加显著强化换热的优异特性,此复合冷却结构将在保证整机效率条件下为解决更高温度等级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高温部件冷却问题提供可能,将会在下一代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高效冷却设计中发挥较大的应用价值。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2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20
3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4

中外学术论文与期刊的宏观差距分析及改进建议

中外学术论文与期刊的宏观差距分析及改进建议

DOI:
发表时间:2021
5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李雪英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湿式多片离合器摩擦元件表面冷却的流-固耦合传热特性研究

批准号:51805289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熊涔博
学科分类:E0502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受限曲率靶面射流冲击传热的脉冲-自激励耦合强化机制

批准号:51776097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张靖周
学科分类:E0603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涡轮叶片尾缘新型扰流半劈缝的气膜冷却强化与流动损失机理研究

批准号:51776173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刘存良
学科分类:E0602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管束相变储热器肋强化传热与二次流强化自然对流传热耦合机理

批准号:51866008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张昆
学科分类:E0603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