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为普遍的老年病,目前无有效治愈措施。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患病人数和社会负担不断增加。理想的动物模型是AD疾病机理研究与新药筛选的关键。现有AD动物模型都存在缺陷,探索和建立新型AD动物模型十分必要。树鼩作为灵长类的近亲,已被应用于人类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的模型研究。树鼩是否可作为AD研究的模型,至今未见尝试,这其中主要的一个原因可能是缺乏树鼩相关基础数据。本研究拟针对中国树鼩开展与AD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基因和蛋白分析,从比较基因组的角度预测树鼩与人在AD发病机理的同源性和一致性。通过对不同年龄段树鼩进行AD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甲醇诱导AD模型建立的分子病理和行为学检测,试图回答树鼩老化和药物诱导是否能够成功建模。研究结果可望阐明树鼩能否用于人类AD模型的建立,并获得相关的基础数据。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简称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现阶段无有效治愈手段。AD动物模型对AD的研究至关重要,但现有AD动物模型都存在缺陷,树鼩作为灵长类的近亲,已被用于人类疾病的研究,但是树鼩能否作为AD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至今仍不清楚,所以本研究对中国树鼩AD模型建立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APP代谢通路与AD病理密切相关,了解树鼩APP代谢通路基因APP、PSEN1(γ-secretase)、ADAM10(α-secretase)和BACE1(β-secretase)与其他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能为树鼩AD模型的建立提供有效指导,分析发现树鼩APP、PSEN1、ADAM10和BACE1基因的蛋白序列与人的同源性为97.52%、96.96%、98.48%和97.60%,同时树鼩Aβ1-42蛋白序列与人完全相同。对APP代谢通路基因APP、PSEN1、ADAM10和BACE1的蛋白序列联合构建分子进化树,构树方法为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method,简称NJ)和最大似然法(Maximum-likelihood method,简称ML),发现树鼩与灵长类动物聚在一起,另外对这些基因进行选择压力检测,发现上述基因并未受到正选择,说明树鼩APP代谢通路基因与人非常相似,因此树鼩很可能是构建AD实验动物模型的好动物。此外,以期为树鼩AD模型建立提供更多基础数据, 我们分析了树鼩APP、ADAM10、PSEN1和BACE1基因在不同组织的mRNA表达水平,并对树鼩MAPT(Tau)基因与人的同源性及在不同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了确定。甲醇很容易穿过血脑屏障并在脑内分解成为甲醛和甲酸,近期研究表明甲醛与AD病理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使用甲醇诱导法对中国树鼩进行AD模型建立。在本研究中,甲醇诱导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甲醇糖水饲喂和甲醇灌胃。运动行为改变是AD的病理特征之一,对甲醇糖水饲喂的树鼩进行运动检测,发现甲醇饲喂影响了树鼩的运动能力,鉴于树鼩对甲醇糖水饮用较少及饮用量不稳定,本研究采取甲醇灌胃对树鼩进行甲醇诱导,已诱导六个多月,诱导工作现在仍在进行中。此外,鉴于树鼩没有标准化的学习和记忆检测方法,我们还对树鼩学习和记忆的行为学检测方法进行了探索。这些初步数据将为今后树鼩AD模型的建立提供有效指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7年冬季斯科舍海南极磷虾种群结构变动研究
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转基因猕猴模型
硒蛋白P干预阿尔茨海默症的机制探讨
HO-1/APP/PSEN1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RT-QuIC-SPR超敏检测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及预警模型的建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