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双修”理论的煤矿废弃地再生利用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77861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1.00
负责人:李晓丹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灏,曹颖,谢略,冯萤雪,马泽雯,陈智婷,王晶,李卓希,宋咏洁
关键词:
专项规划煤矿废弃地再生利用矿业城市城市“双修”理论
结项摘要

Mining cities account for 39.6% of the total number of our cities, and abandoned mine land (AML) account for more than 60% of the total mine construction area. Therefore, the regeneration of AML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existing research methods of AML have imperfection issues, such as single study object and single technical means. Henc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Urban Amending (ERUA) of mining cities, the research takes two century-old mines, including the Mentougou mining area, Beijing and Fengfeng mining area, Hebei Province as study objects to compromise the initial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theory system of AML's regeneration, respectively..1. Through integra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field results and by the interlacement of subjects, the paper synthetically studi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weights of AML's regeneration with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2. With GIS as the auxiliary mean, the research discusses and optimizes the exploitation sequence and quantity assessment system, and the pattern selection assessment system of AML through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3. Integrated with the urban planning system, the paper explores a specialty planning system for the regeneration of AML. The work is utilizing the exploitation sequence and quantity results as general planning basis, pattern selection results as detailed regulatory planning basis, and traditional design methods and sustainable site assessment methods as detailed construction planning basis.

矿业城市占全国城市总数39.6%,煤矿废弃地占矿山总建设面积60%以上,煤矿废弃地再生利用对国民经济及社会具有重大影响。针对煤矿废弃地已有规划体系不完善、研究对象和技术手段单一等问题,以矿业城市“双修”理论为视角,分别以北京市门头沟矿区及周边河北省峰峰矿区区域内若干煤矿废弃地为研究对象,初步构建跨学科融合的煤矿废弃地再生利用理论体系。1.通过城市宏观-区域中观-场地微观三个层次,融合多学科领域成果和交叉研究手段,应用层次分析法综合研究煤矿废弃地再生利用影响要素及权重;2.辅以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探讨和优化煤矿废弃地开发时序、开发数量评价体系和功能选择评价体系。3.与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接轨,探索煤矿废弃地再生利用专项规划体系:分别以开发时序和开发数量为总体性规划依据,以功能选择模式为控制性详细规划依据,以传统设计方法和可持续场地评估方法为修建性详细规划依据进行研究。

项目摘要

煤矿废弃地再生利用研究是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对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项目针对此前研究的不足与疏漏,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国内现有资料和条件,以矿业城市“双修”理论为视角,分别以北京市门头沟区和河北省峰峰矿区若干煤矿废弃地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跨学科融合的煤矿废弃地再生利用理论体系。1.提出矿业废弃地再生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指出矿业废弃地再生包括场地再生、生态再生和城市再生三个层次。2.丰富和完善“城市双修”理念中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的内涵,推导出“城市双修”理念下矿业废弃地再生规划的内涵和原则。3.制定“城市双修”理念下矿业废弃地再生规划目标、总体框架和流程,总结矿业废弃地的再生规划策略,探讨和优化矿业废弃地再生开发时序评价体系,探讨和优化矿业废弃地土地功能置换综合评价体系。4.以北京京西矿区为例,对京西矿区矿业废弃地进行详细分析和规划设计,并以王平镇矿业废弃地为典型个案进行示范区规划和设计实证,最终形成北京京西矿区矿业废弃地再生规划方案。5.以峰峰矿区作为典型研究对象,从地上地下一体化视角出发,研究了矿业废弃地更新策略。此外,进行了扩展性研究,初步探索了“矿山建筑学”概念,搭建了“矿山建筑学”研究框架,在“绿色建筑”方向研究成果显著。.主要研究成果:出版学术专著1部(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和中国城市建设技术文库)。发表学术论文16篇,其中SCI检索论文3篇,EI检索论文1篇,核心期刊论文1篇。申请相关国家专利3项。建立京津冀地区矿业废弃地数据库1个。借助本基金项目相关子课题研究,在2021年获“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优秀奖两项、2021第三届研究生“智慧人居与健康城市”AUL创新研究竞赛二等奖一项和优秀奖六项、“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一项、第十一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一项和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大赛一等奖多项。在2019年荣获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奖”、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和获2018-2019学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优秀本科生全程导师奖。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2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DOI:
发表时间:2015
3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19.1374
发表时间:2020
4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DOI:10.13249/j.cnki.sgs.2020.08.003
发表时间:2020
5

不确定失效阈值影响下考虑设备剩余寿命预测信息的最优替换策略

不确定失效阈值影响下考虑设备剩余寿命预测信息的最优替换策略

DOI:10.11887/j.cn.202101019
发表时间:2021

李晓丹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1702272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403025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078349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702005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批准号:20277025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胡洪营
学科分类:B0607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城市生态空间结构调控下的矿业废弃地再利用规划研究- - 以徐州地区为例

批准号:50908225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罗萍嘉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煤矿废弃地煤矸石-水界面锰迁移的生态规律与调控机制

批准号:41661094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刘方
学科分类:D0711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城市雨洪径流再生利用及治理决策研究

批准号:59179379
批准年份:1991
负责人:梁瑞驹
学科分类:E0901
资助金额: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