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管纤维内的管间力学增强及其断裂行为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1097215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40.00
负责人:周振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艳华,勇振中,孟凡成,徐耿,邸江涛
关键词:
管间增强碳纳米管纤维增强机理断裂行为
结项摘要

碳纳米管纤维是由碳纳米管构成的宏观纤维材料,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碳纳米管本身具有极好的力学性能,但是现在报道的碳纳米管纤维力学性能远低于碳纳米管本身,其主要原因在于纤维中碳纳米管间弱的范德华力导致的管间滑移。本申请项目主要围绕如何实现碳纳米管纤维中管与管之间的力学增强展开研究。研究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基于碳纳米管束缚(软链接)原理的管间无损增强;(2)基于碳/碳增强(硬链接)原理的管间无损增强;(3)荷能粒子束焊接基础上的管间损伤增强。并通过原位拉曼光谱与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上述分别基于软链接和硬链接、管体损伤和无损等不同原理下,纤维力学行为的异同,建立碳纳米管纤维的有效增强机制和模型。在此基础上,期望通过连续湿法纺丝和管间增强技术,实现断裂强度超过当前报道的1.8 GPa的新型碳纳米管纤维,为发展高浓度碳纳米管纤维的加工技术奠定基础。

项目摘要

本项目以碳纳米管组装形成的新型纳米碳纤维为研究对象,围绕包括有损方式和无损方式在内的多种增强方式提高纤维的力学性能,研究纤维的微观增强机理及断裂机制,并发展纤维的批量加工制备技术。本项目研究已顺利完成,并取得了高于预期的多项成果,简述如下:(1)通过对纤维组装基本单元微观结构的控制,改进纤维内碳纳米管的结合性能,提高纤维力学拉伸强度达到1.4 GPa;(2)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溶剂分子在收缩碳纳米管纤维中的不同作用;(3)通过高性能聚合物分子的引入有效调节纤维内纳米管间的结合作用,实现纤维的无损增强,纤维强度达到2.5 GPa;(4)对碳纳米管纤维进行有损改进,通过引入官能团及共价键合,不仅有效提高纤维的力学性能,并赋予纤维优异的多功能特性。另外,通过利用纤维制备前躯体的薄膜材料,还发展了高强度及多功能性的碳纳米管复合薄膜材料。通过对本项目的实施,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7项,授权2项,在国际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篇,国内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篇,并受邀撰写专著1章。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3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4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90411-143
发表时间:2020
5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DOI:10.13692/ j.cnki.gywsy z yb.2016.03.002
发表时间:2016

周振平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取向碳纳米管纤维力学增强及微结构/力学性能关系研究

批准号:11472291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吕卫帮
学科分类:A0805
资助金额:8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高性能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纤维的力学行为及增强机理

批准号:10702013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阮诗伦
学科分类:A0807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碳纳米管-碳纤维协同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断裂过程的实验研究

批准号:10872190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胡小方
学科分类:A0812
资助金额:4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碳纳米管纤维在空间环境下的力学行为演变规律研究

批准号:51862036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赵静娜
学科分类:E0203
资助金额:44.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