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心脏模型的遗传性短QT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6117900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2.00
负责人:张恒贵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袁永峰,方连众,史先俊,黎捷,吕伟刚,隋栋,张越,郭晓华,常东升
关键词:
计算心脏模型房颤室颤计算机仿真短QT综合征
结项摘要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心脏病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人们对心脏更深层次上的认识以及心脏病预防和治疗远没有达到理想地步。为了更深入地研究目前靠生理实验手段无法有效解释的基因变异导致SQTS并诱发的房颤、室颤发病机制的问题,本课题拟利用计算模型模拟和假设分析的优势,来开展"基于计算心脏模型的遗传性短QT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首先基于SQTS基因变异、通道功能改变和临床心电图等相关生理实验数据,建立从亚细胞到体表心电图的多尺度计算模型,通过仿真、分析SQTS基因变异对细胞动作电位、有效不应期、传导速率、仿真心电图等电生理特征,来研究、解释SQTS基因变异产生致命性房颤、室颤的发病机制。本研究将为SQTS病人的临床治疗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筛选研究提供前期的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本项目以短QT综合征(SQTS)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虚拟心脏技术手段,从亚细胞、细胞、组织和器官等不同层次开展研究,系统阐明了基因突变导致短QT综合征并诱发室颤发生的机制。主要内容包括:1)基于SQTS基因变异对钾离子通道功能影响建立数学模型,并集成到1D、2D、3D模型中,仿真分析了SQTS基因变异对细胞动作电位、有效不应期、传导速度、仿真心电图等电生理特性,解释了SQTS基因变异产生室颤的发病机制;2)建立电力耦合的人体心室模型研究了SQTS的发病机制;3)基于药物实验数据,通过药物对离子通道阻断理论建模,仿真研究了不同剂量的药物对SQTS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成果为SQTS病人的临床治疗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筛选提供前期理论依据,并且对于理解更普遍意义紊乱状态的心律失常也有很大价值。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2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3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DOI:
发表时间:2022
4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5

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2

张恒贵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虚拟心脏电生理模型的短QT综合征发病机制解析及药物筛选研究

批准号:61803318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罗存金
学科分类:F0305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多尺度心脏计算模型的Timothy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

批准号:61901192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白杰云
学科分类:F0124
资助金额:24.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短QT综合征新致病基因的定位研究

批准号:30771183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吕利雄
学科分类:H0204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遗传性隐匿性1型长QT综合征分子机制研究

批准号:81470378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吴捷
学科分类:H02
资助金额:7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