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拟选择典型纳米金属氧化物ZnO、TiO2、Al2O3为对象,采集野外湖水样品进行室内模拟,研究分散纳米颗粒进入实际水样后的形态分布规律,探讨不同形态纳米金属氧化物的生物可利用性及对水生生物四膜虫、鲫鱼的毒性效应,结合环境因子对其相互作用的调控研究,建立纳米材料生物有效性、形态分布与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预测模型,并通过对纳米水样的鱼类早期生活阶段试验、鱼类胚胎-幼体存活试验研究,初步提出纳米金属氧化物在水环境中的安全阈值。研究成果对于纳米金属氧化物水质标准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稀土元素在沿海潮间带水环境的含量分布与形态分异特征
水环境中手性污染物对重金属形态转化和生态毒性的对映体选择性效应
多维数据分析法研究水环境中铬、砷、汞的化学形态分布
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基于能带属性调节下的安全性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