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透明细胞癌是最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对常规放疗、化疗及免疫治疗不敏感。研究表明血管生成对于实体瘤的无限制生长及转移具有重要意义,microRNA(miRNA)可通过影响血管生成来参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本项目拟通过构建富集miRNA 的cDNA 文库、利用大规模平行标记测序(MPSS)及miRNA基因芯片技术对人肾透明细胞癌及远癌肾组织小片段RNA 进行高效检测,筛选出肾透明细胞癌与远癌肾组织差异表达miRNA,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结合计算机算法确定其靶基因,根据靶基因功能筛选出与肾透明细胞癌血管生成相关的miRNA(目标miRNA),应用 Northern 杂交和RT-PCR在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标本、体外培养的肾透明细胞癌786-0细胞及其裸鼠移植瘤模型中鉴定目标miRNA,最后通过体内、体外转染实验验证其功能。本项目有助于寻找抗肾透明细胞癌血管生成的新方法,发现肾癌治疗的新靶点。
研究背景: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肿瘤之一,占肾脏肿瘤的90%~95%,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加趋势。在全球每年约有新发病例209 000、死亡病例102 000。传统类型的肾癌(包括透明细胞型、颗粒细胞型和混合型)约占肾癌的70%~80%,其中又以肾透明细胞癌为主。肾癌具有转移早、转移灶延迟生长、对放疗化疗不敏感以及预后差等特点,其治疗目前仍是泌尿外科医生所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方向:近20年来研究发现,新生血管生成对于实体瘤的无限制生长和转移具有重要意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已成为控制肿瘤生长及浸润转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已有研究提示microRNA(miRNA)可通过调控其靶基因参与的信号通路,影响血管生成。据此推测miRNA参与的血管生成机制与肾癌的发展、侵袭和转移亦密切相关。肾癌或肾透明细胞癌血管生成过程中关键miRNA的鉴定、功能分析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应用前景。主要内容:对比研究了肾透明细胞癌和癌旁组织中miRNA与血管生成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研究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我们初步分析了4例T1a/ b期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中血管生成相关基因和miRNA在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第二部分我们通过定量PCR分析了30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T1、2、3 期)肾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肾组织中血管生成相关的miRNA的差异表达。结果:第一部分研究结果表明所有4名患者肿瘤组织中CD34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提示血管生成表达增高;然而,在这些患者中,微血管密度和miRNA表达的定量分析差异特别大。T1期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中miR126和miR378在癌旁正常肾组织中高表达,T2/3期肾透明细胞癌中的癌组织中miR126和miR378的表达较高。结论: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早期阶段(T1期)肿瘤具有较低miR126和miR378的表达,但中期阶段后(T2/T3期)miR126和miR378表达较高。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肝癌血管生成相关microRNA的鉴定、功能分析及临床意义
肾透明细胞癌干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的鉴定
靶向FOXO3a的microRNA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RP11-59E19.1通过锚定肾透明细胞癌干细胞Notch1蛋白抑制肿瘤血管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