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诱发心律失常是这类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此类心律失常发生机制仍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研究发现心梗时磷脂酶活性增高促使磷脂裂解增加,血小板凝集也促使血小板释放溶血磷脂酸(LPA),使局部心肌和血浆中的LPA浓度增高。LPA是细胞膜磷脂代谢的一种中间产物,LPA可经G-蛋白耦联膜受体产生广泛的细胞生物学效应。LPA对心肌细胞的作用报道不多,特别是LPA与急性心梗诱发的心律失常的关系及LPA对心肌细胞某些离子通道的作用尚未见报道。已有文献报道心肌组织中存在对LPA敏感的EDG受体,我们的前期工作:LPA浓度增高与心律失常发生密切相关,并且LPA有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内钙浓度和对钾通道的调节发挥致心律失常作用。因此,我们拟从细胞分子水平,深入研究LPA和细胞钙调控关键蛋白-RyR2/FKBP12.6、PLB/SERCA2a及LPA与IKr/IKs通道的关系,从而对此类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进行新的探索。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达75%,这是临床上此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迄今为止对此类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研究甚少。本研究组前期工作发现,血浆中LPA浓度与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心梗后血浆中LPA升高的程度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呈正相关。LPA可使心梗大鼠心室肌细胞的L型钙通道开放,产生钙超载,并抑制心肌细胞钾电流,引发心律失常。本研究首次报导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浆LPA浓度升高可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应用相应的拮抗剂能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为临床上心梗后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课题还证明LPA 可引起急性心梗动物模型心室肌细胞连接蛋白43(Cx43)的降解及表达减少,这有可能是 LPA 致心律失常的又一因素。本课题研究LPA在急性心梗中诱发心律失常的作用及其电生理机制,属于原创性工作。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贵州苗族腌汤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肠道屏障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倡
21例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临床特征分析
胰腺炎基础研究进展与展望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基于“Step-up”策略下四步法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的临床研究
孤核受体RORα在急性心梗心肌组织水平灌注不良中的关键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浦肯野系统参与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研究: 基于超高密度三维标测技术
神经重构及其干预对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及其预后的影响
脱氧胆酸-TGR5信号通路激活在急性心梗中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