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下黄淮海平原作物种植适宜性的时空格局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7144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林忠辉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褚庆全,胡实,孟德娟,邱建秀,石全红,刘建刚
关键词:
能值分析种植适宜性黄淮海平原气候变化作物模型
结项摘要

黄淮海平原为小麦玉米两熟轮作种植制度付出了高昂的环境和经济代价,在气候暖干化的情形下,研究该区域作物种植适宜性的时空分异特征,具有重要的科学与现实意义。本项目拟以黄淮海平原小麦玉米种植系统为例,以作物生长模拟模型为工具,借鉴传统种植适宜性评估方法,引入生态系统评估方法-能值分析方法,考虑作物种植的生态、环境和经济适宜性,建立动态反映作物种植与环境互馈作用的种植适宜性定量评价新方法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克服传统评价方法主观性强、缺乏动态分析能力和忽视作物种植的环境效应的缺点;基于GIS技术,构建区域作物种植适宜性分析模拟系统;在试验、文献、统计和调查数据的支持下,模拟分析现实和未来气候变化情境下,黄淮海平原作物种植适宜性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揭示该区域作物种植适宜性的区域分异规律及其演变机制。研究结果将为区域作物种植制度的改进、水土地资源的最适配置、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应对全球变化提供更全面的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黄淮海平原为小麦玉米两熟轮作种植制度付出了高昂的环境和经济代价,在气候暖干化的情形 下,研究该区域作物种植适宜性的时空分异特征,具有重要的科学与现实意义。本项目以黄淮海平原小麦玉米种植系统为例,通过田间试验、文献调研、农户调查及与相关机构座谈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了华北平原两熟种植系统的现状与问题,探讨了新时期作物种植适宜性的内涵,明确研究以水为核心的华北平原作物种植适宜性在过去与未来情景下的变化。以课题组自主研发的生态系统模型VIP模型为基础,增加了模型模拟土壤氮循环的模拟模块。 结合过去气象资料和调查研究结果,分析了近60年来华北平原作物种植适宜性的变化。以GIS、RS及相应的遥感数据、情景数据,分析了未来情景下华北平原作物种植适宜性变化的时空格局,揭示了该区域作物种植适宜性的区域分异规律及其演变机制。研究结果将为区域作物种植制度的改进、水土地资源的最适配置、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应对全球变化提供更全面的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3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4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5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林忠辉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黄淮海平原农地流转空间格局及演变机制研究

批准号:41171434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邓祥征
学科分类:D0112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黄淮海地区冬小麦高产性和稳产性时空分异格局及限制因子解析

批准号:41901013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孙爽
学科分类:D0102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华北平原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时空分异及气候变化响应

批准号:40671033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莫兴国
学科分类:D0702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适应气候变化的黄淮海平原农业生产管理优化模式研究

批准号:41001057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史文娇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