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类重要的溴代阻燃剂,多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和日用品中,其污染具有环境持久性、远距离传输和生物累积性等特征。我国的环境、生物体和人类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PBDEs污染。PBDEs能够引起肝毒性、神经毒性、内分泌失调甚至癌症,但其致病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毒性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在生物体液或组织器官中的含量只能反映出短期中毒的情况,而DNA加合物的研究可以显示较长时间的毒性影响, 因此DNA加合物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可以作为研究机体长期接触毒性物质的生物标志物。本项目拟建立基于质谱的PBDEs及其代谢物和DNA加合物的分析技术,研究PBDEs的代谢机理以及生物体内PBDE-DNA加合物的形成机理。以大鼠为动物模型,探讨在不同的暴露剂量和暴露时间下DNA加合物的形成及其对PBDEs致病机理的影响,所获得的大鼠实验数据对其它动物以及人体的PBDEs毒理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类重要的溴代阻燃剂,多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和日用品中,其污染具有环境持久性、远距离传输和生物累积性等特征。毒性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在生物体液或组织器官中的含量只能反映出短期中毒的情况,而DNA加合物的研究可以显示较长时间的毒性影响, 因此DNA加合物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可以作为研究机体长期接触毒性物质的生物标志物。主要完成工作如下:(1)使用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色谱分析法分析大鼠血浆中的羟化多溴二苯醚;(2)利用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对由溴代苯醌形成的DNA加合物进行鉴定;(3)对多溴联苯醚的毒性的新证据:从醌衍生物DNA加成产物的形成进行了研究;(4)研究了OH-PBDEs的葡萄糖醛酸化和雌激素UDP-葡糖醛酸基转移酶的调节。该研究调查了11 OH-PBDEs葡萄糖醛酸化及其在小鼠肝微粒体调节17 β-雌二醇(E2)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活性的潜力。通过抑制E2葡萄糖醛酸化的形成,OH-PBDES可能增加E2在目标组织中的生物适用性,从而发挥间接雌激素效应;(5)考察了OH-PBDEs的体外代谢和小鼠肝微粒体中7 β-雌二醇代谢的抑制效应。获得的结果清晰地阐述了OH-PBDEs可以被代谢成溴代苯酚和二OH-PBDEs。该发现可能增加我们对人类和野生动物健康风险同PBDEs联系的理解;(6)2'4'BrPhO-BQ(PBDE醌代谢物)与脱氧核苷和DNA的体外相互作用,研究了PBDEs醌类的衍生物对DNA结构的改变。结果表明2'4'BrPhO-BQ能通过醌基共价结合到DNA上。这些形成的DNA产物能有效的说明PBDEs与DNA反应的机理;(7)研究了PBDE-GSH加合物表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对带有不同量溴的多溴联苯醚(PBDEs)醌类衍生物与谷胱甘肽的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合物1是由GSH的巯基与PhO-6-BrBQ琨环上的缺电子碳原子发生迈克尔加成反应形成。为理解代谢机制和该化合物的毒性展开了新的视角;(8)荧光竞争取代法检测OH-PBDEs与PDI的相互结合。构建了一种灵敏的且具有良好选择性的荧光传感器来研究羟基多溴联苯醚和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之间的相互作用。本项目执行期间共发表与本基金项目相关的SCI论文36篇,已培养博士1名,硕士5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基于质谱技术的双酚A与DNA加合物检测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
基于电喷雾质谱技术的羟基化多溴联苯醚与雌激素受体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痕量多溴联苯醚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
粘稠有机质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光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