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人近期的初步研究显示大别山碧溪岭榴辉岩中绿辉石-石榴石之间存在显著的镁(Mg)同位素分馏, 绿辉石相对石榴石富集重同位素26Mg,其Δ26Mg绿辉石-石榴石 > 1‰。本项目拟以大别造山带不同地区(碧溪岭、双河、石马、黄镇、浒湾、熊店及红安等)、具有不同峰期变质温度(500-800 oC)和形成压力的新鲜榴辉岩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精确测定其中主要含镁矿物(绿辉石、石榴石和多硅白云母)的Mg同位素组成。配合开展单矿物电子探针和氧同位素分析及地质温度计测温,查明榴辉岩中主要的含镁矿物之间Mg同位素分馏的机制(平衡分馏还是动力学分馏)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如分馏程度与温度的可能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索"绿辉石-石榴石矿物对Mg同位素分馏"能否成为新的地质温度计。实验结果将为"自然界高温条件下Mg同位素的分馏行为"这一基础性科学问题提供重要制约。
稳定同位素的重要应用之一是“同位素地质温度计”。研究矿物对之间镁(Mg)同位素分馏的程度和机制是建立潜在的“Mg同位素地质温度计”的前提。本项目分析了大别造山带不同地点榴辉岩全岩及其中主要含镁矿物(绿辉石、石榴石和多硅白云母)的Mg同位素组成并开展了矿物电子探针和氧同位素组成分析。重要结果包括:1)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榴辉岩中绿辉石—石榴石矿物对之间存在大的镁同位素平衡分馏(Δ26Mg绿辉石-石榴石>1‰),据此可以建立“绿辉石—石榴石Mg同位素温度计”;多硅白云母—绿辉石/石榴石矿物对之间Mg同位素分馏不平衡。2)通过“δ绿辉石–δ石榴石”图解和Δ18O绿辉石-石榴石值判别不同地点榴辉岩样品中绿辉石—石榴石矿物对之间是否达到了Mg同位素平衡分馏;利用判别获得的平衡分馏Δ26Mg绿辉石-石榴石值,结合样品的“单斜辉石—石榴石Fe-Mg交换温度”,标定获得“绿辉石-石榴石Mg同位素温度计”的表达式为1000lnα绿辉石-石榴石 = (0.98 ± 0.09) × 10^6/T^2。本项目建立并标定的“绿辉石-石榴石Mg同位素温度计”避免了传统的“单斜辉石-石榴石Fe-Mg交换温度计”测温误差的主要来源(即单斜辉石电子探针数据中Fe3+含量的校正),从而提高测温的精度,有望为榴辉岩相变质作用的温度提供新的制约手段。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近水平层状坝基岩体渗透结构及其工程意义
大别造山带高温超高压榴辉岩的Mg同位素组成研究
大别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大理岩及其包裹榴辉岩的Mg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大别超高压榴辉岩矿物间的Fe同位素分馏机制及对氧逸度的响应
大别山UHP榴辉岩和橄榄岩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