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是我国位列第二位的癌症死因,肝细胞癌(HCC)占其中的90%。HCC富血管化,缺少有效的系统治疗方法,抗血管生成治疗具有好的前景。HCC中调控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KLF8是一个转录因子,我们发现HCC中KLF8过表达可以促进肿瘤侵袭并提示不良预后;下调KLF8的HCCLM3分泌MMP2减少;VEGF的mRNA水平也显著降低。检测50例HCC组织标本中的KLF8和VEGF mRNA水平,提示两者有很好的相关性,故KLF8可能在HCC中调控血管生成。本项目考察KLF8与血管生成相关因子间的关系,用裸鼠体内成瘤试验、鸡胚绒毛膜尿囊膜试验、毛细管样管形成试验考查KLF8在HCC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PI3K/Akt 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这可能是HCC中调控血管生成的新机制,有助于阐明HCC富血管化及高血管侵袭性的机理,为有效抑制HCC新血管生成及转移提供新的靶点和治疗策略。
在我国,肝癌是位列第二的癌症死因。HCC占中国原发性肝癌的90%。手术切除有很高的术后复发的发生率;肝移植因缺少供体而受限;对于无法切除的HCC,如果肿瘤局限在肝脏,不同的局部治疗仅可以用来缓解症状和延长生存;传统的细胞毒性化学疗法对HCC并不有效,对于有远处转移的HCC病人也没有被证实有效的系统性治疗。HCC是最富血管化的肿瘤之一,血管发生在肝癌发生的早期阶段、生长和转移中发挥着一个重要作用,HCC具有高血管侵袭的特征,其血管生成活性与血管侵袭的危险度和转移相关。然而调控HCC血管生成的机制尚不清楚。KLF8是一个调节基因转录的核蛋白家族Krüppel-like factors (KLFs)中的一员。KLF8表达在正常肝细胞系L-02中较低,而在肝癌细胞系中表达高,且和肝癌细胞系的侵袭转移潜能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在肝癌组织中KLF8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与正常肝组织,在肝细胞癌中KLF8过表达可以促进肿瘤侵袭并提示不良预后。KLF8可能在HCC中调节血管生成。考察了KLF8与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Ang1、Ang2、MMP-2、HIF1-α、Tie2间的关系,结果提示:在SMMC7721中上调KLF8表达,VEGF、Ang2、HIF1-α 及 MMP2的 mRNA 水平增加(p<0.05), Tie2、Ang1 的 mRNA 表达水平无差异(p﹥0.05),Western Blot提示VEGFA蛋白水平上调;下调KLF8表达后, Ang2 和 HIF1-α 的mRNA水平降低(p<0.05),而VEGF、Tie2、Ang1的 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Western blot提示在Hep G2中上调KLF8的表达可使VEGFA的蛋白质水平升高。Reporter Assay 明确Hep G2中KLF8诱导与VEGFA启动子活性;染色质Chip Assay明确KLF8通过与启动子区域的CACCC结合从而调控VEGFA的转录。MicroRNA表达谱检测筛选出了23个可能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受KLF8调控的MicroRNA。研究初步明确了KLF8在肝细胞癌中参与血管生成的调节,并明确了KLF8调控VEGFA表达的机制。目前其他相关机制及功能研究,如:鸡胚绒毛膜尿囊膜试验、毛细管样管形成试验及PI3K/Akt信号通路研究尚在进行中。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平行图像:图像生成的一个新型理论框架
零样本学习综述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Periostin在肝细胞癌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转录增强因子3(TEF3)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热休克转录因子 1 作为癌靶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分子调控机理
肝细胞癌血管生成拟态的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