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羟基蜕皮酮(20-hydroxyecdysone,20E)是蜕皮激素的活化形式,对昆虫的蜕皮、变态、生殖等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具有严格的调控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20E还对昆虫的体液免疫起着调控作用,但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已经鉴定到的受20E调控的体液免疫相关分子非常少,调控机制也不清楚。只有鉴定到更多的受20E调控体液免疫相关分子,且获得对这些分子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数据,才有可能最终揭示20E调控体液免疫的分子机理。因此,本项目拟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鉴定棉铃虫脂肪体中应答20E调控的体液免疫相关分子,通过qRT-PCR对鉴定到的基因进行验证,并用RNAi、重组蛋白体外活性分析等方法对其中的若干关键基因进行功能研究。本项目的完成有望阐明棉铃虫脂肪体中受20E调控的体液免疫相关分子构成及其生物学功能,为揭示20E调控体液免疫的分子机理提供线索。
当完全变态的昆虫由取食期进入变态期时,其血淋巴中20-羟基蜕皮酮(20E)的滴度会显著升高,并能调控体液免疫过程。然而,20E对昆虫的体液免疫究竟起着增强作用还是抑制作用尚不明确,应答20E调控的体液免疫相关分子还需鉴定。本项目以棉铃虫为实验材料,采用基于转录组的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技术,经定量PCR验证后,获得了处于取食期和变态期的脂肪体中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这些基因在变态期大多上调表达,且血浆抑菌活性在变态期也显著增强。20E注射能显著诱导这些基因的表达,并能显著增强血浆的抑菌活性;克隆获得6个C型凝集素 (HaCTL3-8) 基因,分析了它们在20E注射和细菌刺激后的表达模式。敲降EcR和/或USP的表达后,20E不能显著诱导HaCTL3基因的表达;证实HaCTL3能够凝集细菌、促进血细胞对凝胶珠的包囊和黑化反应;证实HaCTL7及其糖识别结构域CRD2(而非CRD1)能够凝集、结合细菌,增强血细胞介导的包囊和黑化反应。本研究表明棉铃虫的体液免疫在变态期增强,且20E对棉铃虫的体液免疫起着促进作用。此外,棉铃虫C型凝集素作为模式识别受体,在介导20E调控棉铃虫先天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抗生素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柔性基、柔性铰空间机器人基于状态观测的改进模糊免疫混合控制及抑振研究
做客肿瘤细胞的免疫检查点分子: 不在其位,也谋其政
基于免疫反应抑制MIL- 101(Fe)电催化活性的肌钙蛋白I电化学传感器
IgM受体(FcμR)促进体液免疫应答和抑制自身抗体产生的分子机制研究
模式识别蛋白介导20E信号调控棉铃虫血细胞包囊的分子机理
棉铃虫对细菌和真菌感染的免疫应答机制
USP25通过Lyn去泛素化调控BCR信号和体液免疫应答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