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地区强震前后重力场时变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87409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3.00
负责人:祝意青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芳,赵云峰,隗寿春,朱永超,张松,毛经伦
关键词:
重力场变化强震孕育重力异常构造活动变化机理
结项摘要

After the 2008 earthquake in Wenchuan,the 2013 Lushan Ms7.0 earthquake, the 2014 Ludian Ms 6.5 earthquake,Jinggu Ms6.6 earthquake, Kangding Ms6.3 earthquake and the 2017 Jiuzhaigou Ms7.0 earthquake occurred continuously in Sichuan-Yunnan region. The apparent gravity variation were observed before these strong earthquakes. In this project,precision calculation and system analysis of gravity observation data before and after more than 6 magnitude earthquakes in Sichuan-Yunnan areas in recent years.We will further study the long-term variation background of the gravity field before and after strong earthquakes and the dynamic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pace-time scal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vity variation and the occurrence of strong earthquake. Comprehensive regional deformation, fault movement and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data, the dynamic model of regional gravity field change will be established, an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 of strong earthquake occurrence,and the explanation of the genetic mechanism of the observed earthquake precursors will be given, and we will explore the methods and techniques for predicting the risk of strong earthquakes based on space-time variation of the regional gravity field.

2008年汶川地震后,川滇地区连续发生了2013年芦山7.0级、2014年鲁甸6.5级、景谷6.6级、康定6.3级和2017年九寨沟7.0级等强震,这些强震前流动重力均观测到明显的重力异常变化。本项目通过对川滇地区近年来多次6级以上强震前后重力观测资料的精密解算与系统分析,深入研究强震前后区域重力场长期变化背景及其不同时空尺度动态演化特征、重力异常变化与强震孕育发生的关系;综合区域形变、断层运动、地球物理探测资料,建立区域重力场变化的动力学模型,深化对强震发生机理的认识,并对观测到的地震前兆给出成因机理解释,探索基于区域重力场时空变化的强震危险性预测方法和技术。

项目摘要

(1)利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中国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地震重力监测及芦山、九寨沟等震后科考的大量绝对和相对重力观测资料,对川滇地区的重力测量数据了统一处理与分析,获得了以绝对重力为基准的区域重力变化及不同时空尺度的重力场动态图像;(2)结合区域GNSS与水准观测资料和水文资料研究地表变形及地下水变化对重力变化的影响,提取能较好地反映深部物质运移与地壳密度变化等构造活动的重力变化信息。通过对2013年四川芦山7.0级、2014年云南鲁甸6.5级、云南景谷6.6级、四川康定6.3级和2017年四川九寨沟7.0级等强震前后区域重力场变化进行详细解剖,研究提取了强震前中短期阶段区域重力场动态图像演化特征,结合地质构造特点研究重力场变化与区域构造活动及强震孕育发生的关系;(3)结合区域形变、断层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等方面研究芦山、鲁甸、九寨沟等强震发生的构造背景与发震机理的成果,基于强震孕育过程中的场源演化特征、断层的震前蠕动和同震错动等,利用重力观测资料获得的区域应力场增强引起重力场大尺度空间范围的有序性变化、震源应力场增强引起震中附近局部重力异常变化和强震发生在与构造相关的重力变化梯度带上的重力场变化信息,在区域重力场变化解释模型—联合膨胀模型(MCMD)的基础上,构建了强震孕育发生的“场-带-源”重力场时变模型,从地震动力学过程研究了川滇地区强震重力变化的成因和机理;(4)研究了川滇地区新的重力观测资料,追踪川滇地区重力场的动态演化及其可能的前兆异常信息,进行川滇地区未来强震危险地点与强度判定,其研究结果在全国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判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川滇地区近年来发生的2021云南漾濞6.4级和2022年四川泸定6.8级等强震均进行了准确的地震三要素预测,尤其是强震危险地点判定。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2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3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4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5

吉林四平、榆树台地电场与长春台地磁场、分量应变的变化分析

吉林四平、榆树台地电场与长春台地磁场、分量应变的变化分析

DOI:10.14075/J.gg.2016.11.015
发表时间:2016

祝意青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1274083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874035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4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GPS技术的川滇地区强震电离层效应研究

批准号:41174030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周义炎
学科分类:D0402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中国滇川地区深部结构研究

批准号:40544023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刘建华
学科分类:D0407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3

基于GPS资料研究汶川、玉树地震前后川滇地区地壳变形特征及主要断层的力学特性

批准号:41104004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武艳强
学科分类:D040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川滇地区地壳特征与演变模式的研究

批准号:41374106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胡家富
学科分类:D0407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