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态模型的多层螺旋CT成像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7082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0.00
负责人:杜祥颖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首都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永忠,李鹏雨,姚新宇,刘佳宾,马恒,穆新莉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摄影动脉粥样硬化体模冠状动脉斑块
结项摘要

冠心病的基本病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及继发血栓形成是造成急性冠心病事件的主要原因,通过影像学检查分析斑块的形态和成份、评价斑块的稳定性尤为重要。但是,已有斑块评价手段为创伤性技术,且价格昂贵,寻求一种无创性评价冠状动脉斑块成分的成像手段并验证其实际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效益。本研究拟通过动物实验制备不同管径、不同狭窄程度以及不同性质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与搏动性冠状动脉体模相配合,形成不同心率条件下的不同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像模型。然后采用64排和双源MDCT对冠状动脉斑块模型进行搏动状态下的CT成像,成像后对所有斑块模型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将组织学图像与CT图像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获得不同类型斑块的CT影像特性,判断CT斑块成像显示能力和限度,以及影响CT斑块成像准确性的因素,指导临床冠状动脉斑块CT成像,为临床判断冠状动脉斑块危险程度提供依据。

项目摘要

冠心病的基本病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及继发血栓形成是造成急性冠心病事件的主要原因,通过影像学检查分析斑块的形态和成份、评价斑块的稳定性尤为重要。本研究首先通过体模实验探讨了冠状动脉CT成像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研究了低剂量扫描技术的价值,然后对即将应用于冠状动脉CT成像的CT能谱成像技术识别组织内特定成分的能力进行了体模研究,同时通过动物实验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与搏动性冠状动脉体模相配合,形成运动状态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像模型,应用GE HD750宝石CT进行成像,成像后对斑块模型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将组织学图像与CT图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CT成像对于准确区分冠状动脉临界狭窄还存在一定限度,其成像准确性受钙化影响明显;个体化扫描方案可显著减低冠状动脉CTA的辐射剂量;对CT能谱成像的能谱曲线进行方程解析,有助于发现其内的特殊成分;对于轻度动脉硬化病变而言,CT成像显示斑块内成分还存在很大限度。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2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8
3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4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DOI:
发表时间:2016
5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DOI:10.11951/j.issn.1005-0299.20200093
发表时间:2020

杜祥颖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PET/CT功能形态复合成像技术动态监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演变的实验研究

批准号:30972810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赵全明
学科分类:H0220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早期肝癌微血管侵犯术前预测研究

批准号:61761039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陈勇
学科分类:F0125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肝硬化程度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批准号:61061005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陈勇
学科分类:F0125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纹理特征定量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研究

批准号:61401012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万涛
学科分类:F0125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