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极及其在神经电刺激与记录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61275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92.00
负责人:裴为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归强,李雷,汤戎昱,陈三元,赵辉,陈远方,杜智超,赵珊珊
关键词:
光电极电刺激记录神经信号
结项摘要

multi-channel electrophysiological recording microelectrod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neurobiology,neural engineering,Cognition and medical science.However,neural stimulation and recording based on only electrical signal lack selectivity in space,which makes neuron coding and coordination difficult to understang.Regulating neurons by using optogenetics has the advantages of easy operation,non-contact,high spacial resolution, quantified repeatability and so on, which has been used in neural plasticity,neural information integration,neural network.neuropathology,ethology and other neural science research areas.Specialized designed device and instrument are needed to satisfy experiments requirements in many respects,such as optogenetical theory,animal model,experiment targets distribution feature,etc.In this project, we plan to design and fabricate optic-electric interface,namely optrode, to help experiment in vivo and vitro.Different material and structure of optrode will be discussed, designed and fabricated. Parameters in electricity,optics and biology will be improved,and electrical signal recorded from neuron activity will be transimitted and processed.

用于多通道电生理记录的电极目前在神经生物学、神经工程、认知学科和医学方面正在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单纯依靠电信号进行刺激和记录的手段对神经元来说,在相应的刺激和记录空间范围内,不具有选择性,这让准确了解神经元编码和协作行为变得困难。利用光遗传学调控神经元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非接触、高时空分辨、可定量重复等优势,已被初步用于神经可塑性、神经信息整合、神经网络结构、神经病理学及动物行为学等神经科学的研究中。根据光遗传学的原理和实验动物的类型、实验靶点在组织中的分布特点以及实验的目的,需要有专门设计的仪器和工具来完成这些试验。本项目将设计和制造适合离体或在体的光-神经接口器件,即光电极,研究不同材料、结构的光电极的制备方案与光学,电学与生物学上的优化改进方案,为神经生物学和神经工程学提供研究神经回路、认知记忆、突触可塑性、精神类疾病的发病机理等基础科学问题提供更加准确、定量、可靠的电生理研究工

项目摘要

利用光遗传学调控神经元具有指向性、特异性、实时快速、非接触、操作简单、高时空分辨、可定量重复等优势;利用电极记录神经活动,是目前神经信息获取手段中速度最快、信息最为直接的手段。将光刺激和电记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已被大量用于神经可塑性、神经回路及网络结构、脑功能、神经病理学及动物行为学等神经科学的研究中。本项目研究的内容是用于光遗传研究的主要工具之一,光电极器件的设计、制备及其与神经的相互作用。根据光遗传学的原理和实验动物的类型、实验靶点在组织中的分布特点以及实验的目的,需要有专门设计的仪器和工具来完成这些试验。本项目将设计和制造适合离体或在体的光-神经接口器件,即光电极,研究不同材料、结构的光电极的制备方案与光学,电学与生物学上的优化改进方案,为神经生物学和神经工程学提供研究神经回路、认知记忆、突触可塑性、精神类疾病的发病机理等基础科学问题提供更加准确、定量、可靠的电生理研究工具。.研究发展了三种类型的光电极器件。分别是基于光纤的光电极器件、基于微光电二极管(μLED)的光电极器件和单片集成的光电极器件。基于光纤的光电极器件在原有的光纤为主、金属镀层电极为辅的基础器件上,开发了一种将光纤与硅针高密度多通道电极相结合的单光源+多通道记录电极;另外一种基于光纤电极的实现方式是将前端经过修饰的光纤与柔性电极结合,将柔性多通道电极包覆在光纤的出光面上。实现了最小体积开销的光纤基多记录点光电极器件。这类器件的特点是与现有的光电极器件技术有很好的衔接,方便在现有的实验平台上应用和测试。在此基础上,我们采用先进封装技术,研发了将微光电二极管集成在硅基微针上的混合集成封装光电极器件,这种器件改变了由光纤导入光所造成的实验动物活动的不便。利用光电极集成技术,我们研发了一种在蓝宝石上集成有LED和电极记录点的单片集成的光电极器件。这种器件是目前该领域中集成度最高、光电噪声特性最好的一种光电极器件。.随着中国脑科学研究的发展,可与神经信号进行交互的神经接口器件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工具,其性能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脑科学的发展。通过本项目的支持和研究,我们与脑科学的研究团队形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也更加明确了未来这类器件的研发方向。相信在将来的脑疾病诊疗和应用方面,这类器件还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3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16
4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5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DOI:10.13692/ j.cnki.gywsy z yb.2016.03.002
发表时间:2016

裴为华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90820002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60877035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634006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8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微电极阵列的视神经刺激与皮层记录方法在视神经与视皮层的拓扑投射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批准号:60871091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柴新禹
学科分类:F0124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神经细胞可控生长的阵列式光刺激电记录芯片及其检测系统的研制

批准号:81171416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叶学松
学科分类:H2803
资助金额:5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导电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制备及其在锌电积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批准号:50974065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郭忠诚
学科分类:E0410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复合神经束的选择性电刺激及其应用

批准号:68772027
批准年份:1987
负责人:蒋大宗
学科分类:F0125
资助金额: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