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选择飞蝗一龄蝗蝻为研究对象,从生态基因组的角度探讨飞蝗在快速冷驯化条件下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揭示其低温适应的分子机制。通过利用飞蝗Oligo芯片杂交,寻找飞蝗经历快速冷驯化过程与未经历快速冷驯化过程的一龄蝗蝻在基因表达谱与基因表达通路上的差异,发现在快速冷驯化过程中其关键作用的基因群。同时发现具备与不具备快速冷驯化能力的蝗蝻在常温恢复期中基因表达的差异;最终通过RNA干扰技术验证在快速冷驯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基因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力图阐明昆虫快速冷驯化过程的分子机理,在更深层次上了解飞蝗对寒冷的适应,将飞蝗作为模式探讨其他昆虫的快速冷驯化生理机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木薯ETR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倒装SRAM 型FPGA 单粒子效应防护设计验证
鸡脂肪细胞因子NRG4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启动子分析
SmGGPPS2对丹参酮合成的影响
基于转录组学的茶树冷驯化诱导抗寒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热激蛋白的冷胁迫诱导表达分子机制
飞蝗嗅觉吸引行为的神经分子机制
冷胁迫诱导柽柳ThCAP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