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区构造变形的GPS测量和中新世以来古地磁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67219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93.00
负责人:杨振宇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段福洲,闫苗苗,万阳春,王旭东
关键词:
构造演化云南变形机制构造变形
结项摘要

Yunnan province includes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Chuan Dian Fragment (CDF) and northern part of Indochina and Shan-Thai blocks,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ern part of India/Eurasia collisional zone that is one of the most active tectonic zones, and the southern part of Chinese North-South Seismic Zone.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reas that experience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accommodate the tectonic reaction of the convergence of India and Eurasia. The CDF is also an ideal natural laboratory for understanding the lithospheric deformation and building the geodynamic model. This proposal aims to get more precise and dens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measurements that are distributed in around the major faults of the CDF, and paleomagnetic data in the CDF since the Miocene. Combined the short term GPS velocity data with a longer time scale paleomagnetic data will be useful to discribe the crustal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This study is important for building the kinematic and geodynamic model of the the southeastern edge of the Tibetan Plateau. The results will be potential implication for understanding the inter-continental crustal deformation and process, uplift history and activ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云南地区包含川滇地块南部和云南西部印支和滇缅泰地块的北部地区,位于全球活动性最强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边缘的东侧,处于南北地震带南段,是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构造演化和调节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最重要地区之一,是了解岩石圈板块变形和动力学演化模式的理想实验室。项目拟在川滇地区重要断裂带附近加密观测GPS速度场,同时对这些地区中新世以来的地层开展古地磁研究,将短期变形速度场和中新世以来古地磁研究限定的较长时间变形测量研究相结合,有助于准确把握中新世以来川滇地区陆内变形特征,为构建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提供了重要基础,同时对青藏高原地壳变形特征和过程、隆生机制、时限和活动构造发展演化等重大地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摘要

云南研究区包含川滇地块南部和印支和滇缅泰地块的北部地区,是全球活动性最强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边缘的东南侧,是青藏高原构造演化和调节印-亚板块相互作用的最重要地区之一,是了解岩石圈板块变形和动力学演化模式的理想实验室。项目分别选取羌塘地块东部贡觉盆地始新统,川滇地块及大理地区及哀牢山-红河断裂带附近白垩系、晚始新统-渐新统早期宁浪组、晚始新世丽江组,保山地体保山盆地和耿马盆地上新统湖相地层和腾冲地体的白垩系及更新世-全新世地层开展古地磁研究,揭示了新生代高原东南部地壳纬向缩短变形过程和高原隆升间的相关性;与断裂相关的局部差异性旋转;白垩纪以来川滇地块南部稳定区经历20°旋转;保山地体上新世以来快速旋转(3.20-3.02°/Myr),结合古近纪和中新世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南缘研究区顺时针旋转不早于~25.7±2.5Ma,推测自25Ma以来腾冲地块沿着地块边界走滑构造带发生强烈的顺时针挤出运动。.对云南地区27个GPS基准站数据(2011.1-2017.10),使用GAMIT/GLOBK10.61软件解算获得了相对应的坐标时间序列数据,探讨了垂向季节性运动及物理成因和垂直变形量;选取1999-2016年云南及周边的526个GPS速度场数据,使用刚体运动模型(RRM)、块体整体旋转与均匀应变模型(REHSM)、块体整体旋转与线性应变模型(REHLM),计算云南及周边26个微块体的欧拉旋转率,探讨了主要断裂带和块体的运动特征。.研究区是印亚板块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项目从长、短时间尺度定量研究青藏高原东南部及其周缘地壳块体的运动学特征和幅度,分析了多个走滑断裂系的构造演化和动力机制,对正确认识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GPS研究成果对近年来规划的川藏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块体和断裂的活动性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3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4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5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杨振宇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91855216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324.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49504051
批准年份:1995
资助金额:1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0572136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305084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104094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672014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230208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30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21905316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002011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云南临沧地区中新世壳斗科、桦木科环境古植物学研究

批准号:40802008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解三平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北祁连地体晚古生代以来构造位移的古地磁研究

批准号:49174192
批准年份:1991
负责人:孟自芳
学科分类:D0405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新疆北部典型黄土沉积晚更新世以来古地磁漂移研究

批准号:41704069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李冠华
学科分类:D04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云南中新世南锋木化石及其古环境意义

批准号:41272007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Frederic MB Jacques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