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恢复示范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0710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45.00
负责人:赵淑清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曙光,刘珍环,赵霞,胡雪洋,姜来
关键词:
生态恢复示范区土地利用变化碳源/碳汇生态系统过程模型
结项摘要

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局地乃至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源/碳汇大小及其分布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是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所有区域以及全球尺度的碳循环研究对于土地利用的考虑往往是采用静态的土地覆盖图或是间隔几十年的土地利用统计资料,没能够监测详细的、快速发生的土地利用变化对于陆地生物圈和大气圈之间碳交换的影响。中国作为一个世界人口大国,土地利用变化历史悠久,土地利用政策变动明显,考虑动态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对于准确评估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至关重要。本项目拟采用可以合理考虑空间清晰的、动态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GEMS)结合通过遥感数据和实地监测获得的土地覆盖信息定量评价我国生态恢复示范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于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源/碳汇格局和大小的影响。为全面评价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源/碳汇功能提供基础数据,为我国相关的国际谈判提供技术支撑。

项目摘要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and use/cover change, LUCC)是影响局地乃至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循环的一个关键因素。合理的土地利用活动是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重要策略之一,且被认为是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碳汇的重要原因。然而,受到数据和技术的限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所引起的碳源/汇大小及其分布格局尚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急需探清不同区域特有LUCC过程对碳循环的可能影响。为应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中国政府在过去十多年里采取一系列生态恢复工程,其规模堪称世界之最。这些大规模的生态恢复工程如何影响区域LUCC及其生态系统碳动态成为学术界和决策者共同关注的焦点。然而目前从区域探讨生态恢复工程对LUCC的影响及其所引起的碳动态尚未见报道。本项目以5个分布于不同地理区域的典型示范区为例(黄土高原安塞县、北方农牧交错区的科尔沁左翼后旗、东北天然林区的伊春市市辖区、云贵高原的黎平县以及滇西北的维西县和兰坪县),探讨了生态恢复工程对不同地理区域LUCC的影响及其差异;并以LUCC变化最显著的安塞县为例进一步模拟了生态恢复工程对区域碳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我国实施的大规模生态恢复工程可显著改变LUCC格局,但对不同区域影响差异较大;整体上,生态恢复工程对我国西北地区LUCC的影响明显大于我国东北以及西南地区。具体而言,生态恢复工程导致我国西北地区植被覆被面积显著增加,耕地减少,且对黄土高原的影响明显大于其它区域(如安塞县林地面积增加204.4%);生态恢复工程对东北天然林区以及西南地区植被面积的影响整体较小,可能是由于这些区域天然植被条件明显优于我国西北地区,生态恢复工程可能更多的体现在对现存植被的保护和植被质量的提高方面。(2)生态恢复工程导致黄土高原安塞县生态系统碳储存(包括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在前五年呈缓慢下降趋势,可能是由于新造林地初期生产力较低且可能加速土壤分解;随后由于新造林地的快速生成,导致生态系统碳储存(主要在生物量)呈显著增加趋势;整体上,该区域在过去30年里表现为碳汇,但是生态恢复工程显著提高了研究区的碳吸收能力,这可能有利用于缓解气候变化;然而,生态恢复工程对碳动态的影响具有滞后性,特别是对土壤碳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后续研究需更多的关注生态恢复工程的长期效应。本项目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全面评价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源/碳汇功能,并为我国相关的国际谈判提供参考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5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赵淑清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000112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771093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571150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170273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571079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570164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极端气候事件对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批准号:31901241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朱宇
学科分类:C160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中朝俄跨境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影响

批准号:31500400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崔桂善
学科分类:C030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区域生态系统对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响应的集成分析

批准号:90211002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高琼
学科分类:C0307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4

磷素影响我国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拟研究

批准号:41671101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黄玫
学科分类:D0106
资助金额:6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