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频GPS观测网的强震地面运动监测方法与地震学应用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04023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殷海涛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黄蓓,肖根如,梁诗明,郝明
关键词:
高频GPS强震地面运动地震学大气扰动时空滤波
结项摘要

GPS在现今地壳运动监测和地震危险性判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来记录地表位移,但目前GPS通常是利用日均值来研究长周期的地壳形变,如板块运动或冰后回弹等。近期随着接收机技术和存储能力的提高,高频(1Hz)或超高频(20Hz-50Hz)GPS能记录秒尺度的真实地表位移,可为强震产生的近远场同震位移做出正确估计,为研究地震波传播和动态的地表破裂过程提供一项新的工具,进而为区域抗震设防提供可靠资料,达到防震减灾的目标。.本项目利用高频GPS观测网,结合现代数据处理理论,研究高频GPS在监测强震地表运动时的数据解算方法,关键问题涉及高频GPS各类误差的有效筛分,瞬时模糊度解算,震时大气扰动分析,震时参考站的确定,时空滤波的改进,高频坐标时间序列的信息提取及地震学应用等。本研究将依托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及区域网的高频GPS观测资料开展。

项目摘要

高频GPS能记录秒尺度的真实地表位移,可为强震产生的近远场同震位移做出正确估计,为研究地震波传播和动态的地表破裂过程提供一项新的工具。本项目结合现代数据处理理论,研究了高频GPS在监测强震地表运动时的数据解算方法,计算获取了汶川地震、日本地震造成的强地面运动图,并对实时高频GPS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下一步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本项目首先对高频GPS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系统研究,改进了恒星日滤波模型和空间滤波模型对解算结果进行优化,有效的消除了初始结果中的日重复性误差和区域共模误差,提高了其定位精度和可靠性。然后,提出了震时参考站的选取方法和相对定位中消除参考站影响的方法,解决了数据处理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其次,本项目以2008年汶川Ms=8.0级地震为例分析了震时的地表运动特征,表明此次地震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效应。通过对地面站点运动方式的分析,可为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提供可靠的资料。最后,通过分析实时高频GPS的处理流程,研究了其在地震预警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并利用2010年El-Mayor Cucapah Mw7.2级地震的实际数据对其方法进行了验证,说明利用高频实时GPS观测网可以有效减少大震震级估计的时间,可为地震、海啸预警提供有力支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16
2

基于结构滤波器的伺服系统谐振抑制

基于结构滤波器的伺服系统谐振抑制

DOI:10.3788/OPE.20192708.1811
发表时间:2019
3

简化的滤波器查找表与神经网络联合预失真方法

简化的滤波器查找表与神经网络联合预失真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15
4

极区电离层对流速度的浅层神经网络建模与分析

极区电离层对流速度的浅层神经网络建模与分析

DOI:10.6038/cjg2022p0255
发表时间:2022
5

Mills综合征二例

Mills综合征二例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9.37.016
发表时间:2019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高频GPS和强震仪组合观测网络在地震预警和快速响应系统中的应用

批准号:41574002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许才军
学科分类:D0401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近断层强震地面运动特征

批准号:50408005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王国权
学科分类:E0810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昆明地区强震地面运动特性研究

批准号:40564002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刘本玉
学科分类:D040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强震地面运动的超随机特性研究

批准号:50178007
批准年份:2001
负责人:周锡元
学科分类:E0810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