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全球气候的变暖,青藏高原冰川正在快速消融。研究地质历史时期青藏高原冰川的进退范围、规律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对于正确认识青藏高原冰川对中国及东亚地区江河水资源的影响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和社会意义。本项目将以青藏高原西北部慕士塔格峰冰川末梢的卡拉库里湖为研究对象,通过该湖8.6 m 沉积岩芯137Cs/210Pb和AMS14C测年,建立可靠的年代序列,通过孢粉、粒度、磁化率、烧失量、干密度、元素含量及其比值、矿物组成等代用指标的分析,结合必要的现代过程研究,重建全新世青藏高原西北部植被演替以及连续的冰川进退演化序列,揭示青藏高原西北部冰川进退反映的西风环流的变迁。探讨不同温暖时期(全新世早期的快速升温期、全新世大暖期、罗马温暖期、中世纪暖期、现代增温期)青藏高原西北部冰川的消融特点,评估现代增温期青藏高原西北部冰川的消融幅度。为青藏高原冰川以及全球变化研究做出贡献。
本项目以青藏高原西北部卡拉库里湖沉积岩心(长8.3 m)为研究对象,利用137Cs/210Pb、AMS14C测年建立了年代序列,分析测试了粒度、烧失量、磁化率、干密度、元素、孢粉、硅藻等指标。利用粒度、磁化率、干密度、Zr含量、Zr/Rb和Rb/Sr比等指标,重建了青藏高原西北部的冰川进退历史,结果表明:在4200-3800 cal yr BP, 2950-2300 cal yr BP, 1700-1070 cal yr BP, 570-100 cal yr BP期间,发生了四个明显的冰进。而在3800-2950 cal yr BP,2300-1700 cal yr BP,1070-570 cal yr BP,100 cal yr BP-现在,发生了四次明显的冰退。重建的四次冰进时期,同该区慕士塔格峰和公格尔山冰川的发育时间、以及北大西洋地区的冰伐事件(即Bond 0-Bond 3)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重建的2000年来冰川进退历史,同不同学者重建的2000年来的北半球的温度序列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温度高时,冰川退缩,温度低时,冰川发育。如两次明显的冰进时期(240-880 A.D. 和1380-1900 A.D.),同黑暗世纪冷期(DACP)和小冰期(LIA)相对应,而三次明显的冰退时期(0-240 A.D.、880-1380 A.D.以及1900-现在),同罗马暖期(RWP)、中世纪暖期(MWP)以及现代暖期(CWP)具有很好的对应性。表明青藏高原西北部冰川的进退对北半球的温度响应十分敏感。孢粉组合反映研究区的植被面貌基本为高寒草甸(地),而3100-1820 cal yr BP期间可能出现过短暂的高山灌丛植被,气候相对较湿,但4220-3100 cal yr BP以及1820-0 cal yr BP期间,气候相对较干。硅藻组合显示:4220-4090 cal yr BP,2453-1928 cal yr BP,1631 –1342 cal yr BP,975-242 cal yr BP期间,湖水水位相对较低,而4090-2453 cal yr BP,1928-1631 cal yr BP,1342-957 cal yr BP,242 cal yr BP-现在,水位相对较高。湖水水位对研究区干湿变化、温度增高引起的冰融水的补给等的响应关系,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考虑流固耦合影响的页岩力学性质和渗流规律
城市绿地环境质量评估工具综述
社区建成环境对老年人健康影响的作用机制与实证结果
枪勇冰川冰前湖沉积物记录的全新世冰川与气候变化
湖泊沉积记录的全新世西风强度变化
青藏高原腹地冰川湖和非冰川湖水位变化的对比研究
青藏高原南、北全新世湖泊沉积的孢粉记录及水热环境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