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模拟膜界面纳米电化学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0965003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8.00
负责人:郑龙珍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东交通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绍明,周枚花,李军华,孙娟,李欣佳,郑丹
关键词:
生物膜界面可控界面组装异相电荷转移生物传感器电化学探针
结项摘要

用电化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进行生物模拟膜界面上的电荷转移机理研究对于了解生命体内的能量转换和物质代谢、探索生物膜在生命体内的生理作用及作用机制、开发新型的生物传感器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项目以我们自主合成的新型包络化合物Fc-羰基-β-CD和C60-羰基-β-CD等作为电化学探针,研究双层类脂膜界面上的异相电荷转移机理,利用SECM、STM、EIS及膜片钳技术等手段研究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和酶)在双层类脂膜界面的电子或离子转移规律,并应用于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建立通过实时荧光成像技术研究观察纳米材料在双层类脂膜界面上组装行为的新方法,研究生物膜界面的各项参数对纳米材料组装的影响规律,探索出一条在双层类脂膜界面上可控组装纳米材料的新方法。研究在受外界条件影响时纳米结构组装体性能的调制变化规律,设计并制造出纳米器件、传感器和其他装置应用于电分析化学中。

项目摘要

本项目通过研究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和酶)在双层类脂膜界面上的电化学行为和过程,揭示生物大分子的电子传递规律,并应用于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在固载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双层类脂膜表面引入具有生物相容性的聚多巴胺膜,制备了新型的H2O2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检测限低、响应迅速、其选择性好和稳定性高等优点;将二茂铁-环糊精包络化合物作为电子媒介体和葡萄糖氧化酶GOx通过化学键合固载在碳纳米管上制备了葡萄糖生物传感器,极大地提高了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此外我们还探索了界面可控组装纳米材料的新方法,研究具有特定功能的纳米结构组装体的调制变化规律,设计并制造出纳米器件、传感器和其他装置应用于电分析化学中。通过π-π堆积作用制备并表征了钴-四苯基卟啉/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CoTPP/RGO),CoTPP/RGO对H2O2的氧化和还原同时都表现出很高的电催化活性;合成具有仿生功能的石墨烯-聚多巴胺纳米材料,制备了GR-PDA/HRP修饰电极,应用于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异构体的同时检测,具有很高的稳定性、重复性和选择性。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人β防御素3体内抑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内植物生物膜感染的机制研究

人β防御素3体内抑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内植物生物膜感染的机制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7
3

自组装短肽SciobioⅡ对关节软骨损伤修复过程的探究

自组装短肽SciobioⅡ对关节软骨损伤修复过程的探究

DOI:10.13417/j.gab.039.003219
发表时间:2020
4

东巢湖沉积物水界面氮、磷、氧迁移特征及意义

东巢湖沉积物水界面氮、磷、氧迁移特征及意义

DOI:10.18307/2020.0309
发表时间:2020
5

一步法制备生物相容油核微胶囊及其可控释放

一步法制备生物相容油核微胶囊及其可控释放

DOI:10.11949/0438-1157.20201000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模拟生物膜体系的生物电化学研究

批准号:29835120
批准年份:1998
负责人:汪尔康
学科分类:B04
资助金额:95.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2

基于纳米多孔膜界面的电化学发光测量与成像

批准号:21874117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苏彬
学科分类:B0402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特殊形状纳米材料模拟酶及其电化学生物传感研究

批准号:20875046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戴志晖
学科分类:B0404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液-液界面纳米电化学研究

批准号:20505009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郑龙珍
学科分类:B04
资助金额: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