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别变质温压结构及构造意义

基本信息
批准号:4097205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1.00
负责人:石永红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侯晓亮,卜香萍,陈灵
关键词:
变质温压结构榴辉岩峰期变质PT条件南大别构造岩片。
结项摘要

本研究以南大别高压-超高压变质块体为研究靶区,抓住高压-超高压带变质温压结构重建这一热点、难点问题,以榴辉岩峰期变质P-T条件和各构造岩片的划分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详细的廊带地质填图、精细的变质岩石学研究、精确的变质温压条件评价和构造解析,划分各构造岩片,确定各岩片峰期变质P-T条件和演化特征。同时综合已有的年代学资料和地球物理学资料,建立起南大别变质块体精细的变质温压结构,再现以岩片为基本单元的构造格架,籍此探讨以构造岩片为运动单元的俯冲-折返过程,并深入理解其动力学机制。鉴于大别山是研究高压-超高压带变质温压结构的理想天然实验室及其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无疑将拓展国际相关领域的研究,做出最基本的岩石学贡献,并将推动大别山变质温压结构研究的深入进行。

项目摘要

项目主要在4个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①南大别地块结构框架精细限定;②宿松杂岩变质属性及年代学判定;③北大别地块峰期温度条件评价;④鲁西地区晚中生代碎屑石榴石变化对苏鲁造山带演化的响应。.(1) 研究显示,南大别地块主要是由单元-I、II和III构成,它们在岩石组合、变质级别和变质年龄方面均有较大差异,且以岩片形式产出,彼此之间被两条糜棱岩带所分割。对46个榴辉岩样品的热力学评价表明,单元-I、II和III的平均峰期变质P-T条件分别为:T=728±58°C和 P=3.87±0.36GPa;T=613±48°C和P=3.09±0.20GPa;T = 521±50°C和P=2.40±0.24GPa,即便考虑到压力误差,三者之间的压力差异可分别达到0.22 GPa和0.25 GPa。锆石U-Pb定年显示,单元-I、II和III的峰期变质年龄分别为:224.5±2.3Ma,229.8±2.2Ma和234.7±2.3Ma。构造解析揭示出黄岗飞来峰和马龙构造窗。据此,我们认为大别碰撞造山带经历了多板片俯冲、折返过程,并受到后期热穹窿和风化剥蚀的改造。.(2) 区域变质岩石学表明,宿松杂岩主要由正片麻岩、片岩和大理岩构成。25个样品的峰期P-T条件计算显示,该杂岩平均温压:T=517C50C和P=1.03GPa0.21GPa,为绿帘-角闪岩变质。空间上,其没有压力和温度分带现象,未见任何蓝片岩相变质印迹。锆石U-Pb定年显示,其峰期变质年龄为251±4 Ma,明显晚于南大别的变质年龄。.(3) 本研究应用5种不同温度计和绿辉石4种Fe2+校正方法对北大别榴辉岩温度条件进行了详细评价。当Krogh (2000) Grt-Cpx Fe-Mg温度计被应用和绿辉石的铁为Fe3+/Fe2+=1:1时,温度计算较为合理:P标定=3.5GPa,T=600ºC~740ºC或P标定=5.0GPa,T=670ºC~810ºC。参照Carswell (1990) 的温度分类,北大别榴辉岩应属于中温类型,但其形成温度仍相对较高。.(4) 鲁西隆起区晚中生代盆地中碎屑石榴石研究表明,早-中侏罗系物源主要来源于鲁西隆起,中-晚侏罗系物源主要来自胶东地块(苏-鲁造山带),并延续至白垩系末,古地理格架显示了东高西低特征。可以判定中-晚侏罗系是华北重要的构造转折期,此时,胶东地块已折返至地表。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An alternative conformation of human TrpRS suggests a role of zinc in activating non-enzymatic function

An alternative conformation of human TrpRS suggests a role of zinc in activating non-enzymatic function

DOI:10.1080/15476286.2017.1377868.
发表时间:2017
3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4

Sparse Coding Algorithm with Negentropy and Weighted ℓ1-Norm for Signal Reconstruction

Sparse Coding Algorithm with Negentropy and Weighted ℓ1-Norm for Signal Reconstruction

DOI:10.3390/e19110599
发表时间:2017
5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南秦岭勉略构造带高压岩石变质作用演化及其构造地质意义

批准号:41572049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刘良
学科分类:D0204
资助金额:8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大别山—苏北—胶东南高压变质带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批准号:49132040
批准年份:1991
负责人:从柏林
学科分类:D0204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3

大别造山带宿松变质杂岩变质条件及构造归属

批准号:41272073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石永红
学科分类:D0204
资助金额:8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秦岭-桐柏-大别造山带晚古生代变质事件的性质及意义

批准号:41472064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曲玮
学科分类:D0204
资助金额:9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