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过程中大肠杆菌O157:H7的分布归趋及其去除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37848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0.00
负责人:刘新春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周军,刘如铟,钱智,张震南,徐亚慧,李娟,易鑫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H7污水处理噬菌体去除机制
结项摘要

The occurrence and removement of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during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is still unclear. 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will be studied in this reasearch. 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in each unit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including influent, mixed liquor and effluent, will be quantified using real-time PCR. Samples will be taken from different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every three month in order to compare the quantity of O157:H7 in different seasons. Several strains of E.coli would be isolated and its pathogenicity and serotypes would be studied. Furthermore, isolation and characteration of O157:H7 phage from wastewater will be done. Jar test equipment will be set up to research on how to remove O157:H7 using phage, which would lay a foundation of effective removal of pathogen in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污水处理过程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布、变化和归趋目前并不清楚,本研究拟选取高致病性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基于其毒力基因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其典型代表菌株O157:H7在不同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沿程数量变化以及泥水分离后的分布特征;通过进水和二沉池出水连续取样,监测O157:H7的季节变化特征和环境排放浓度;分离污水中的EHEC,检测其在污水中存在的主要类群并进行血清学分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噬菌体分离培养技术,分离O157:H7的噬菌体并进行测序和鉴定,利用小试装置开展噬菌体去除O157:H7的实验研究,比较不同噬菌体投加量和工况条件改变对O157:H7去除效率的影响,为最终实现病原菌的有效去除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项目摘要

本课题组对北京市四座大型污水处理厂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连续监测,发现二沉池出水中大肠杆菌超标严重。常规的消毒手段由于成本太高,且操作不便,目前在污水处理厂基本上没有应用。为防范致病性大肠杆菌在水环境中的爆发,本课题组开展了利用噬菌体技术防控大肠杆菌的研究。本课题组共有5株致病性大肠杆菌,用于分离和培养噬菌体。其中E. coli BW是由本课题组分离自生活污水,并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O153:H12。另外四株大肠杆菌E. coli ST100、ST110、ST120和ST130来自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经鉴定,该五株大肠杆菌均含有一定的毒力基因,因此可能会引起腹泻等疾病。以五株大肠杆菌菌株为宿主,分离得到了六株烈性噬菌体,均能够裂解宿主大肠杆菌。其中大肠杆菌ST110未能分离出噬菌体。对六株噬菌体进行纯化后,提取基因组,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全基因组序列录入GenBank数据库,其登录号分别是KJ748011,KX689784,MF044457,MF153391,KY962008,MF044458。通过序列比对分析,这6株噬菌体全部不同于GenBank中的其它噬菌体,可推断为新型噬菌体。这六株噬菌体已经提交中科院微生物所菌种保藏中心进行保藏,并且全部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这六项专利目前处于实质审查阶段。这些研究结果丰富了致病性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基因组信息资源,同时也为噬菌体防控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研究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2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3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4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19.1374
发表时间:2020
5

多空间交互协同过滤推荐

多空间交互协同过滤推荐

DOI:10.11896/jsjkx.201100031
发表时间:2021

刘新春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60373044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375162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0573163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978250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土壤中大肠杆菌O157:H7存活机制的研究

批准号:40971255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汪海珍
学科分类:D0713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新疆牛源大肠杆菌O157:H7的分布规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批准号:31560485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苏战强
学科分类:C2008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O157:H7大肠杆菌毒力岛的研究

批准号:30070042
批准年份:2000
负责人:徐建国
学科分类:C0108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河口沉积物中大肠杆菌O157:H7存活及再悬浮过程中释放机制研究

批准号:41601517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姚志远
学科分类:D0711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