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中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也是世界上土地面积增长最快的湿地之一。然而由于大规模不合理开发和海平面上升等原因,黄河三角洲湿地正面临着萎缩退化的现状。为此,针对黄河三角洲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被提上日程。本项目拟以传统的黄河三角洲为研究区,以植物功能群为研究对象,以景观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通过野外多尺度植物土壤大规模调查采样与遥感监测相结合的手段,确定适合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多个尺度植物功能群划分指标和方法,揭示黄河三角洲区域植物功能群与环境因子多尺度耦合规律,结合不同恢复措施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构建基于植物功能群的黄河三角洲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该研究对于丰富恢复生态学、揭示黄河三角洲地区人地关系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对于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的生态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中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也是世界上土地面积增长最快的湿地之一。然而由于大规模不合理开发和海平面上升等原因,黄河三角洲湿地正面临着萎缩退化的现状。为此,针对黄河三角洲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被提上日程。本项目以传统的黄河三角洲为研究区,以植物功能群为研究对象,以景观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通过野外多尺度植物土壤大规模调查采样与遥感监测相结合的手段,(1)揭示黄河三角洲区域植物功能群与环境因子耦合规律,提出土壤盐分空间分布存在10km的波动周期,得出水分和盐分是影响黄河三角洲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与空间因素共同解释植物分布变异的40%,而地下水埋深、盐分对植被的分布起到更为直接的影响作用。(2)确定了适合黄河三角洲地区植物功能群划分指标和方法,认为K-means partition方法是黄河三角洲区域植物功能群比较好的划分方法,把黄河三角洲主要的20 个物种划分为了8 个功能群。(3)结合不同恢复措施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构建基于植物功能群的黄河三角洲区域生态安全格局,采用该格局设计,对黄河三角洲关键的四个区域进行生态恢复,恢复后总效益为711.49 亿元/年,比恢复前效益678.12亿元/年高33.37亿元/年。本想研究对于丰富恢复生态学、揭示黄河三角洲地区人地关系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对于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的生态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基于植物功能性状的黄河三角洲群落动态格局对人为扰动的快速响应机制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环洞庭湖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灌丛化的空间格局、形成机制及其对湿地生态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