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原蛋白甘氨酸突变导致成骨不全症的分子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30505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肖建喜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兰州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瑞娜,刘献虎,高小童,赵欣蕊,祝茜
关键词:
多肽胶原蛋白成骨不全症核磁共振圆二色谱
结项摘要

Collagen, the single most abundant protein in the human body,plays a critical dual role. As a structural protein, it provides tensile strength to skin, bone, tendon and ligament; In addition, it is also highly bioactive.Type I collagen contains the characteristic (Gly-X-Y)n sequence pattern and triple helix structure. Even a single Gly mutation in Type I collagen leads to 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The severities of OI vary in a wide range from mild cases with multiple fractures to perinatal lethal cases. The relationship of genotypes and phenotypes of OI is not well understood. Here we apply an integrated approach of Bioinformatics, NMR and CD to investigate the Gly substitutions in collagen at multiple levels including sequence, structure, dynamics, stability and function.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of Gly-X mutations in Type I collagen will b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genotype/phenotype relationship of OI,while NMR and CD are ideally suited to elucidate the structural and dynamic bases of OI.In order to systematically decipher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OI, we will explore the effects of Gly substitutions by Ser and Arg as well as Gly substitutions near the integrin binding site.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the residues nearby a Gly mutation on the phenotypes of OI,will help develop novel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methods.

作为人体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胶原蛋白扮演着重要的双重角色。一方面它作为结构蛋白, 为皮肤、骨骼、软骨和血管壁提供抗拉强度;另一方面,它具有高度生物活性。I型胶原蛋白具有特征性的(Gly-X-Y)n重复序列和三重螺旋结构,即使一个单一的甘氨酸突变也会导致成骨不全症(OI)。成骨不全症的表型差异很大,变化范围从轻度的骨质脆弱,到围产期致死病例;然而,成骨不全症的表型和胶原蛋白基因型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本项目我们通过对胶原蛋白Gly突变的生物信息学,NMR和CD方法的整合研究,从序列,结构,动力学,稳定性以及功能等多个层面,全面解析成骨不全症的分子机制,重点阐明有代表性的Gly-Ser,Gly-Arg以及整合素结合位点附近的OI突变被其邻近序列调控表型严重程度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开发新的成骨不全症基因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项目摘要

胶原蛋白是人体的关键结构蛋白,即使一个单一的甘氨酸突变也会导致成骨不全症。成骨不全症的表型差异很大,然而其具体的分子机制非常复杂,涉及胶原单链,三聚体和组装体等多个分子层面。本项目我们通过设计有代表性的甘氨酸突变模拟多肽,结合生物信息学,核磁共振和圆二色谱方法,从序列,结构,动力学,稳定性等多个角度,解析成骨不全症的分子机制。我们成功建立了一个更完整有效的决策树模型来阐明成骨不全症的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该模型可以根据胶原突变位点的邻近序列准确预测成骨不全症的表型。我们发现,甘氨酸突变对胶原多肽三重螺旋结构和折叠速率的破坏程度与其成骨不全症的严重程度息息相关。我们还首次发现,中断序列可能帮助形成三聚体结构,而不是传统上认为的破坏三聚体的结构。.对胶原相关疾病的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急需开发高效的检测方法。我们新建立的荧光方法只需要极少量的非同位素标记的样品,克服了传统方法的缺陷,可以更灵敏高效地检测胶原三重螺旋结构。我们构建的探针多肽,可以在nM水平,检测胶原多肽是否形成三聚体结构,并确定其精确的螺旋组成。我们还首次建立了高特异性的氧化石墨烯平台,可以检测非折叠状态和三重螺旋结构下的胶原肽。不仅如此,我们还首次建立了一个基于试纸的胶原三重螺旋结构的快速,廉价的检测方法。这些新颖的胶原检测方法,可以用于复杂生物样品的高灵敏检测。.我们还成功构建了一个新型的简单可控的胶原多肽自组装体系,可以用于胶原从单链到组装体全过程的深度研究。我们发现,胶原蛋白特异性的三重螺旋结构和氨基酸重复序列可能赋予胶原蛋白作为生物模板的独特优势。总之,我们深度解析了胶原蛋白甘氨酸突变导致成骨不全症的分子机制,建立了胶原蛋白三重螺旋结构的新型高效的检测方法,并且构建了胶原肽自组装仿生体系,为我们进一步深度研究胶原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断策略提供了强大工具,为纤维增生性疾病的早前检测与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3

1例脊肌萎缩症伴脊柱侧凸患儿后路脊柱矫形术的麻醉护理配合

1例脊肌萎缩症伴脊柱侧凸患儿后路脊柱矫形术的麻醉护理配合

DOI:10.3870/j.issn.1001-4152.2021.10.047
发表时间:2021
4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5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DOI:10.3724/ SP.J.1123.2019.04013
发表时间:2019

肖建喜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21775059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I型胶原突变相关成骨不全症修饰基因及其功能的研究

批准号:81871749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赵秀丽
学科分类:H06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I型胶原变异相关重型成骨不全症的基因治疗研究

批准号:81472053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赵秀丽
学科分类:H06
资助金额:7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P4HB基因新突变导致成骨不全Cole-Carpenter综合征的分子机制研究

批准号:81870618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张浩
学科分类:H0712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利用突变基因修复的人iPSC-MSC细胞改善成骨不全症小鼠异常成骨的研究

批准号:81702114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滕松松
学科分类:H0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