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在温度293-473K、SO2浓度0.05-1.5%、空速10(3)-10(5)Nm(3)/h·t的较宽范围内研究了活性炭纤维(ACF)的动态脱硫性能、纤维床反应动力学及传递特性,建立了相关模型。研究发现,ACF独特的表面形态结构决定了ACF纤维床与常规的颗粒状催化剂、吸附剂装填的固定床(颗粒床)显著不同,呈现出特殊的传递特性;与GAC、PAC等传统炭材料脱硫床不同,具有显著优异的脱硫性能和特有的反应动力学规律。根据ACF纤维床动力学规律与传递特性,可变传统的GAC等炭材料脱硫“吸附—再生—吸附”的间歇式方法为新的催化氧化连续脱硫新方法。有关研究为新型ACF催化剂、新型纤维床反应器、新脱硫工艺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正在此基础上形成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烟气脱硫技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煤/生物质流态化富氧燃烧的CO_2富集特性
活性炭纤维脱硫机理研究
超声改性活性炭纤维同时脱硫脱硝的研究
等离子体改性活性炭纤维脱硫脱氮的研究
磁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的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