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蒸馏作为一种高效的分离技术,其最值得期待的应用是作为海水淡化工艺中反渗透浓水的深度处理。高通量、低导热且性能稳定的膜是膜蒸馏技术的关键。本项目提出将低热导率、高强度的聚合物- - 聚砜和聚苯乙烯用蒸汽诱导的方法分别制成疏水膜,并用于膜蒸馏过程。首先研究疏水表面的形成机理,后用两种制膜路线,即一步法和两步法分别形成疏水膜。研究侧重于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研究膜液的相分离机理,采用绘制三元相图、测定气液相物质的传质速率、在线观察膜液的相分离过程、观察膜结构、并测定元素分布等手段,建立成膜条件-膜结构-膜性能之间的关系。优化制膜参数,得到高热效率、截留率和通量且性能稳定的膜蒸馏用膜。同时,建立一套评价膜蒸馏用膜结构和膜蒸馏性能的指标体系,并提出各自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目前膜蒸馏技术还未能大规模工业应用,主要是因为在疏水膜的膜通量低、亲水化渗漏、热效率低等一系列膜蒸馏环节上均有待于提高。本课题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1)首先研究了蒸汽诱导法(VIPS)制备疏水性的聚偏氟乙烯(PVDF)膜和聚砜(PSf),探讨聚合物浓度、添加剂种类及含量、蒸汽湿度、空气中暴露时间等对膜结构的影响机理,并得到最佳制膜条件,所制得的膜主要用于直接接触式膜蒸馏(DCMD)过程。建立了成膜条件-膜面结构-疏水性之间的关系,即对高温和低聚合物浓度体系来说,膜液更易跨过旋节线而发生旋节线相分离,形成具有双连续的网状结构,且网节点上带有许多微纳米颗粒的表面,使膜表面具有更强的疏水性,甚至达到超疏水。尝试采用共混和复合的方法制备低热导率的PSf膜,PSf/SiO2复合膜的热导率有小幅降低。.(2)随后研究了平板膜和中空纤维膜的膜污染和亲水化机理,膜材料种类及结构、操作条件(进料温度和流速)对亲水化的影响,如进料液温度越高,热侧进料液的盐浓度越高,溶液表面张力都会下降,膜的亲水化更严重;膜如果有自清洁能力,耐污染和抗亲水化的能力大大提高;聚四氟乙烯(PTFE)比PVDF抗亲水性好。.(3)最后通过实验和数学模拟两种方法研究了DCMD热效率的影响因素,包括膜结构和操作参数。随着膜热导率逐渐减小,DCMD过程热效率逐渐增加;随着膜整体孔隙率逐渐增加,膜热导率减小,DCMD过程热效率逐渐增加;随着膜孔径逐渐增加,水蒸气在膜孔中的扩散增加,DCMD过程热效率逐渐增加,综合考虑DCMD过程通量及截留性能,最优孔径控制在0.3μm – 0.45μm;膜厚会影响膜面温度,对热效率有间接影响,只是膜厚与传导热及蒸发热通量均成反比,故对DCMD热效率影响很小。提高热效率最有效的方法是回收汽化潜热。.本课题组在对膜污染、膜亲水化和热量回收充分研究之后,提出了理想膜蒸馏用膜应该具有的微观结构,除了膜要有超疏水性外,还应该具有其他五个方面的特征:① 薄,通量大;②膜断面呈海面状结构,机械强度高,疏水性好;③膜丝尺寸合适,能做成冷、热流体流量接近的膜组件,以利于热泵回收热量;④膜壁面有隔热层,热损失少;⑤膜面有微米级颗粒,超疏水,具有自清洁功能,并减少膜亲水化的可能;⑥微米级颗粒表面有一亲水层,减少油类污染物的吸附。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人β防御素3体内抑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内植物生物膜感染的机制研究
粉末冶金铝合金烧结致密化过程
能谱联合迭代重建在重度肝硬化双低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新型高强度亲/疏水复合膜制备及其场强化膜蒸馏耦合技术机理研究
废水处理用类荷叶表面微纳米结构超疏水微孔膜的制备及膜蒸馏机理研究
超疏水纳米纤维电纺复合膜的制备及其膜蒸馏过程机理研究
面向膜蒸馏过程的水下疏油/疏水复合膜制备及其抗污染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