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痛是职业有关疾病,居骨、外科就诊原因的第一位和手术治疗原因的第三位,可导致工作能力、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失能残疾,并耗费巨额,目前,尚无有效治疗办法。腰椎间盘退变是腰背疾患的根本病理基础,与多因素有关,但遗传和职业因素交互作用不明。本课题以核磁共振检查为诊断依据,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通过比较腰椎间盘退变与非退变者IX胶原、蛋白粘多糖、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维生素D受体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分析遗传因素对腰椎间盘退变的作用;定性和定量评价不同职业危险因素暴露与腰椎间盘退变发生率和退变部位、类型及程度的关系;判断职业和遗传因素的交互作用,及其对腰椎间盘退变的贡献率;探讨腰椎间盘退变的轻重与腰背痛主诉、脊柱体征及躯干肌功能的关联性;由此,建立将遗传背景和既往职业暴露与临床主诉、体征和肌肉功能评价相结合的腰椎间盘退变进程的评估和预警系统,揭示腰椎间盘退变的发病机制和进行预防。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系统性硬化症中IL-35诱导iTr35细胞分化导致Treg/ Th17细胞失衡及纤维化病变的分子机制
骶髂关节错位与腰椎间盘退变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职业压力、职业倦怠与睡眠障碍的关系及其分子遗传机制
瘦素引起腰椎间盘髓核退变的机制研究
男性不育的环境与遗传危险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