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试图研究珠峰地区南北坡局地环流的联系,探讨该地区跨喜马拉雅山脉气流通道存在的证据及其与南亚季风的关系。研究方法主要是对南北坡气象资料和边界层资料的分析,寻找气流通道的证据,以及结合数值模拟结果来理解通道形成的机理。北坡观测数据通过在中科院珠峰站的联合观测获得,包括自动站数据和加强期观测中通过风廓线仪获得的边界层数据;南坡自动站数据由意大利高海拔科学技术协会(Ev-K2-CNR)提供。数值模拟工作采用区域大气模式系统RAMS进行。本研究将加深对喜山中段南北水汽输送过程、以及喜马拉雅山地特殊环境下大气边界层特征的认识,也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南亚夏季风对青藏高原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对观测资料的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局地环流的特点及联系,探讨了该地区跨喜马拉雅山脉气流传输及其余南亚季风的关系。所使用的资料包括珠峰北坡中科院珠峰站(QOMS)的自动气象站数据和风廓线雷达测风数据,以及南坡大气环境站(NCO-P)的自动站数据,数值模拟工作采用区域气候模式WRF-ARW进行。所得结论如下:1)珠峰地区南北坡季风天气开始的时间基本一致,但南坡雨季开始的时间早于北坡,南坡于5月底进入雨季,而北坡雨季一般在7月份开始;2)南北坡近地层风特征差异明显,NCO-P所处河谷内,全年山谷风环流显著,但季风期,夜间的下坡风被大尺度的南风压制,白天上坡风得到增强,而在QOMS,除受局地的山谷风影响外,冬季受到高空副热带西风急流(SJS)影响显著,白天有较强的西南风,季风开始后,经由珠峰东侧Arun河谷进入高原的气流发展强盛,影响到QOMS所在河谷,形成该地特有的午后东南风;3)季风期,珠峰地区存在跨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北气流输送,南北向的巨大河谷是主要途径,而SJS位置的季节性移动和季风环流变化是该气流输送的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加深了对喜马拉雅山中段南北水汽输送过程、喜马拉雅山地特殊环境下大气边界层特征, 以及大尺度环流对局地天气的影响的认识。同时所得结论对于喜马拉雅高海拔地区污染物等气溶胶的观测也具有指导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轮叶片厚壁带肋通道流动与传热性能的预测和优化
强震作用下铁路隧道横通道交叉结构抗震措施研究
外生环境因素对浙江省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一步法制备生物相容油核微胶囊及其可控释放
洪泽湖湖流空间特征的实测研究
喜马拉雅山南北坡气候水文变化对比研究
喜马拉雅山中段南北坡湖泊沉积记录的气候变化对比研究
定量探讨印度季风在喜马拉雅山南北坡爆发与撤退的具体日期:利用降水稳定同位素方法
嵌段共聚物在气流场下的自组装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