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功能性状及性状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理解植物生活史特征在环境梯度上的权衡关系以及由此导致的种间生态位分离和多物种共存机理,而且有助于认识环境筛选过滤对植物功能性状的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物种生物地理分布格局,对于理解植物的生活史对策和进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采用种间比较、系统发生独立性比较和通径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形态、结构以及生理方面,对常绿阔叶木本植物不同龄级枝条上叶、茎、果实和(或)种子的功能性状及性状间的关系进行综合研究,验证在当年生末端小枝上所发现的诸多异速或者等速生长关系以及各种权衡关系在不同龄级枝条上是否一致,探究植物功能性状关系随年龄的协变规律,揭示在枝条内生物量的分配规律及养分的转移规律,进而探讨植物功能性状关系在不同龄级组织间的差异所具有的生态学意义,进一步理解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演替规律及稳定机制,为林业保护和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植物的功能性状及性状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理解植物生活史特征在环境梯度上的权衡关系以及由此导致的种间生态位分离和多物种共存机理,而且有助于认识环境筛选过滤对植物功能性状的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物种生物地理分布格局,对于理解植物的生活史对策和进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以浙江省宁波市天童国家森林公园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龄级枝条上的植物功能性状及其关系进行研究以揭示植物功能性状及其关系随年龄的协变规律。我们发现:(1)在物种水平上,单个植物功能性状在不同龄级之间并不存在普遍一致的年龄变化规律;(2)叶大小与枝条大小之间的等速或异速生长关系不但在当年生小枝中存在,在不同龄级的枝叶关系中仍然存在,而且不同龄级间具有一致的协变规律;(3)叶片光合能力随叶龄增加而下降的速率与叶寿命、当年生叶最大光合速率、各龄级叶片数量所占百分比密切相关;(4)叶大小与数量间存在稳定的负的等速生长关系,并且这种关系在各个海拔的物种中都是普遍存在的,但生境对这一权衡关系具有显著的影响。(5)枝条的寿命在遮荫条件下显著高于全光照条件下,光照条件通过改变植株冠层结构来影响枝条寿命;(6)当年生叶片的特征值能表征物种整体的特征值。我们的结果不仅揭示了单个植物功能性状在不同龄级之间的变化规律和植物功能性状之间关系随年龄的协变规律,影响叶片光合能力下降速率和枝条寿命的因素,加深了我们对植物的生活史策略和进化机制的认识,也有利于进一步探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演替规律及稳定机制,为林业保护和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红松人工林枝条密度模型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繁殖性状格局和维持机制
新疆木本植物开花物候与气候、功能性状和系统发育之间的关系
我国北方木本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进化和环境驱动机制研究
不同多样性水平下亚热带森林木本植物种间与种内功能性状差异对生长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