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亚热带北部的鄱阳湖地区,在晚更新世以来因风沙活动而堆积了许多沙山。我们对星子县沙岭附近的初步研究表明,风沙堆积大体分为3个阶段:最早的风沙堆积呈红色,形成于约4万年前;而靠近湖滨的风沙堆积主要呈灰黄色,形成于约2万年前;灰白色的风沙堆积披覆于前期的风沙堆积体上,至少部分形成于历史时期。此外,风沙堆积中也发育夹层和纹层。以上迹象均显示本区的风沙活动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发生过相应的变化。这给我们研究相对湿润地区的风沙活动规律提供了机会。以鄱阳湖中部的沙岭地区为主,以北部的湖口地区和南部的赣江地区为辅,采用最新建立的光释光单片技术测年,结合AMS14C测年技术的运用及历史遗存的年代记录,可以重建本区的风沙活动过程。从而揭示出相对湿润地区风沙活动与气候及人类活动的关系。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相似日理论和CSO-WGPR的短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
~(142~146,148,150)Nd光核反应理论计算
高大沙山动态变化及风沙动力过程研究-以鸣沙山-月牙泉为例
沙山-湖泊局地环流特征及其对风沙输移的影响
鄱阳湖沿岸风沙地貌发育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科尔沁沙地风沙活动释光年代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