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课题主要研究了一氧化氮的化氧化形态NO(+)、谷光甘肽亚硝基化合物(GSNO,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与一系列辅酶模型化合物—汉斯酶的反应,发现NO(+)和G、O都可以将二氢吡啶类化合物氧化成对应的芳香性化合物,保留4位取代的烷基。产率较高,产物易於分离。当4位的取代基有较大的位阻并不利於电子离域时,会生成4位去烷基的芳香性化合物。通过产物鉴定、化学计量学研究、中间体观测以及动力学测定,初步探讨了有关化学过程的反应机理。这些结果具有生物学和化学的双重意义。尤其是GSNO的氧化性报道可属首例。在乙腈中,NO在微量氧存在下,可以将醛肟或酮肟氧化成相应的羰基化合物,条件温和,产率超高,为有机合成开辟一条路线。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硅中氢氧碳杂质的红外吸收及量子化学计算
用离子束分析法研究半导体砷化镓中碳硼氧含量及分布
在线测量钢液中锰含量的传感法研究
基于调制辐射消光法的高背压火焰中碳烟含量与温度场同时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