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西北干旱区荒漠绿洲环境变化与植被动态的历史现状、植物群落的演替规律和作用模式、环境胁迫条件下不同植物群落适应与退化机制和退化绿洲的恢复理论和途径,揭示干旱地区荒漠绿洲环境条件动态格局与绿洲退化的原因、植物群落出现间断演替的机理,提出退化绿洲恢复的理论模式和水量分配方式的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不同坡度及植被覆盖度下的坡面流特性数值模拟
额济纳绿洲胡杨繁殖适应对策研究
额济纳绿洲胡杨根系特征与根蘖繁殖发生机制
额济纳绿洲生态耗水多尺度实验与尺度转换研究
基于粗糙集与模糊集结合的额济纳绿洲稳定性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