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东南地区新型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及源解析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17714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5.00
负责人:王亚韡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袁博,曲广波,朱娜丽,高燕
关键词:
青藏高原新型有机污染物长距离迁移冷捕集效应
结项摘要

青藏高原地区作为地球的"第三极",被认为是研究高山地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长距离迁移机理的理想场所。本研究以植被覆盖较好的藏东南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通过采集大气、土壤、松针、松萝及高山湖泊鱼类等环境及生物样品,研究该地区新型有机污染物如多溴联苯醚、全氟类化合物、六溴环十二烷、短链氯化石蜡等的污染水平及污染特征;通过探讨季风及海拔梯度对新型POPs的影响,揭示新型POPs在该地区的空间分布模式,进一步研究新型有机污染物在该地区可能的高山冷捕集及冷凝结效应机理,最终为开展新型有机污染物持久性及长距离迁移能力的甄别,并为我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的谈判活动提供科学数据和技术支持。课题组在本领域的研究已经具备较好的前期积累,能够圆满完成预期目标。

项目摘要

青藏高原地区被认为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冷凝库”,是研究高山地区POPs长距离迁移行为的理想场所。有机氯农药(OCPs)、多氯联苯(PCBs)、多溴二苯醚(PBDEs)、六溴环十二烷(HBCDs)、多环芳烃和短链氯化石蜡(SCCPs)是目前已被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受控名单或候选名单的POPs。本研究对上述几类POPs在典型地区的污染现状、环境行为和长距离迁移机理展开了系统研究,揭示POPs在该地区的空间分布模式和可能的高山冷捕集及冷凝结效应机理。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对藏东南色季拉山地区大气环境中的POPs开展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α-硫丹、六氯苯、五氯苯、HCHs和DDTs是色季拉山大气中主要的POPs 污染物,PBDEs和HBCDs则处于背景值水平。由于夏季POPs具有较高的挥发速率以及印度海洋季风携带相对高浓度POPs的输入,使得藏东南地区POPs在夏季的浓度水平显著高于冬季。色季拉山东坡大气样品中的POPs浓度水平和海拔梯度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然而西坡大气样品中DDTs及硫丹的浓度水平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且DDTs浓度水平与海拔高度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性,揭示DDTs在西藏色季拉山地区存在高山冷浓缩效应。.2.对藏东南地区松萝样品中的POPs开展了监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endosulfan І、4, 4'-DDT、2, 4'-DDT和α-HCH有较高含量检出。HCH、DDT、Endosulfan、PBDEs及PCBs的脂肪归一化浓度与海拔高度呈显著正相关,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POPs在高海拔地区的冷捕集/冷凝结效应。相关频率分布直方图和山体污染潜能模型表明辛醇-空气分配系数(logKoa)及水-气分配系数(logKwa)在8-10和2-4之间的POPs较容易在高山环境中被冷捕集。.3.对青藏高原地区3条河流和4个湖泊中的79个野生鱼样中HBCDs的生物累积、空间分布及单体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HBCDs在野生鱼样的检出率为65.8%。在HBCDs的3种单体组成中,α-HBCD是主要成分。HBCDs总浓度与鱼体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α-HBCD浓度随鱼营养级的升高而降低,但γ-HBCD浓度与鱼营养级没有明显相关性。湖鱼体内HBCDs总浓度水平与采样点年降水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说明西藏地区HBCD的远距离传输途径主要依赖于干/湿沉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3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4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5

感应不均匀介质的琼斯矩阵

感应不均匀介质的琼斯矩阵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52
发表时间:2019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青藏高原典型湖泊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与源解析

批准号:40601101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杨瑞强
学科分类:D0711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店埠河农业小流域水体溶解性有机质源解析与迁移转化研究

批准号:31901154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叶寅
学科分类:C0307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高原湖泊流域山地农村磷污染定量源解析及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批准号:41761098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刘云根
学科分类:D0711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微量有机污染物在地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批准号:49472155
批准年份:1994
负责人:钟佐欣
学科分类:D0702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