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脑选择性深低温断血流复苏的DWI和1H-MRS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60398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蒲军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赵新湘,方绍龙,刘文军,吴伟,廉坤,陈飞雄
关键词:
缺血缺氧猕猴属深低温磁共振波普学
结项摘要

研究表明,脑选择性深低温可提高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对全身主要器官无明显损害,但对脑选择性深低温断血流前后的脑组织形态及脑组织细胞生化代谢的动态变化缺乏了解。本研究拟在改进猴脑选择性深低温断血流复苏模型的基础上,于断血流前,恢复脑血流后不同时点分别行常规MRI检查及弥散加权成像(DWI),以动态观察脑选择性深低温断血流前后脑组织形态的变化;利用核磁共振现象和化学位移作用,行1HMRS检测,即动态采集不同时点感兴趣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 、乳酸(Lac) 、肌酸和磷酸肌酸(Cr + PCr) 、含胆碱复合物(Cho) 等代谢物的共振峰并进行相对浓度分析,可进一步认识脑选择性深低温断血流复苏对脑组织细胞生化代谢的影响,并进行病理学验证,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脑选择性深低温断血流复苏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此项技术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本实验按年度计划进行 ,成功制备恒河猴常温脑缺血10分钟后行选择性深低温复苏动物模型并获取实验数据。通过MRI、DWI从组织形态变化角度,1H-MRS的定量研究从脑组织细胞神经生化代谢角度证实超深低温可提高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并进行病理学验证,结果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脑选择性超深低温断血流复苏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从功能磁共振角度为临床应用选择性超深低温断血流复苏技术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其中SCI收录2篇;培养在读博士研究生1人,培养硕士研究生8人,其中已毕业3人。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DOI:10.13465/j.cnki.jvs.2020.09.026
发表时间:2020
3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4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5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蒲军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猴脑选择性深低温断血流复苏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

批准号:81460174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蒲军
学科分类:H0902
资助金额:4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低温脑复苏作用机理的研究

批准号:39370659
批准年份:1993
负责人:孙兴国
学科分类:H0914
资助金额: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深低温精馏过程强化机理研究

批准号:51636007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邱利民
学科分类:E0601
资助金额:28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4

深冷氩霜低温吸附的机理研究

批准号:51076159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熊联友
学科分类:E0601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