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从中西医结合基础领域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出发,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综合大量研究基础与偶然发现及国际学术前沿进展,提出新工作假说"当归芍药散可通过整合调节组胺受体表达及信号转导途径达到异病同治目的",并借鉴系统生物学和中医理论思维,利用药理学、细胞分子生物学、分析化学等多学科技术手段,采用病证相关的动物模型,和相应细胞模型,在整体行为、器官组织、细胞分子、信号转导网络等多层次,结合临床与实验信息的整理与再挖掘,探讨经典名方当归芍药散异病同治的作用原理,初步阐释方、证、病、理之间关联,为体现中医药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中药药理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方法借鉴,为当归芍药散临床规范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为丰富中医"肝郁脾虚"的科学内涵与相关疾病的病理机制及阐释其关联性积累新的科学数据,从而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在国内外发表一定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并锻炼培养中西医结合领域的青年学术骨干和综合性人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从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研究当归芍药散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生物学机制
基于精氨酸加压素途径研究当归芍药散活血利水作用
从抗VEGF及血管生成的途径研究活血药异病同治机理
基于“痰浊瘀血”理论从蛋白质异戊二烯化修饰探讨当归芍药散改善AD认知功能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