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萎病是棉花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号称棉花"癌症",每年在我国发病面积达到300万ha,占我国植棉面积的三分之二,尤其1993年、1995、2002、2003年在我国各棉区暴发危害,造成10亿元以上的皮棉损失,目前已成为我国棉花生产的主要障碍。棉花对黄萎病的抗病性机制国内外有过大量的研究,但主要集中在生理和生化上,如过氧物酶、SOD酶等。近年来,我们培育成功数个对该病具有良好抗性的品种(系),研究中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C-藻蓝蛋白抑制TGF-β1诱导的宫颈癌Caski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鸡脂肪细胞因子NRG4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启动子分析
棉花内生菌HA02诱导植株抗黄萎病的机理研究
病原诱导启动子控制抗菌蛋白基因提高棉花对黄萎病抗性的研究
棉花黄萎病菌毒素、激发子和抑制子的鉴定及其相互关系
内生荧光假单胞菌防治棉花黄萎病的生态学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