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吸虫病是我国重大传染病之一。虫卵致肉芽肿及随后的肝纤维化是其主要致病过程。有报道曼氏血吸虫对特效杀虫药吡喹酮产生了耐药,且该药不能有效阻断虫卵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因此,研发新一代杀虫药物、抑制血吸虫产卵对抗虫和抗病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去甲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物质(CA)是血吸虫的重要神经递质,调节虫体肌肉活动度及雌虫产卵。酪氨酸羟化酶是CA合成的限速酶,通过直接或间接干预影响其活性,进而改变CA的合成。本课题组首次克隆出SjTH编码序列,获得与Sj14-3-3信号蛋白相互作用的motif序列;SPR证实rSj14-3-3可与磷酸化的motif相互作用。分析rSj14-3-3蛋白与磷酸化rSjTH相互作用后和RNAi 干扰SjTH,Sj14-3-3后SjTH酶活性变化,观察SjTH活性减低对血吸虫活动度、发育、产卵率以及神经递质合成的影响。此研究为寻找新药靶点奠定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日本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体系的演变、特征及其启示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蛹虫草虫草素对ANIT诱导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MicroRNA介导的日本血吸虫致病机制及干预研究
靶向Hedgehog信号通路Smo受体的Cyclopamine杀伤日本血吸虫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乙酰乳香酸对日本血吸虫肝肉芽肿和纤维化NF-κB信号传导的干预
日本血吸虫信号转导相关分子的发现和功能研究